山水|执着求索 一片灿烂——记山水画家吴守明( 二 )


他长于山水画 。 中国山水画作为独立画种远在南北朝时期即已产生 , 不仅较西方风景画早一千年 , 而且有别于西方风景画对自然美的客观描绘 , 强调“天人合一”“畅神”或“物与我游” , 具有独特的表现语言与审美追求 。 守明对此深有体悟 。 他注重继承中国山水画艺术的审美理想 , 博取先人及当代诸家之长 , 而又能独辟蹊径 。 他注意学习传统 , 对古代名家董源、郭熙、马远、石涛和现代名家黄宾虹、李可染、傅抱石、潘天寿、石鲁等的艺术做过长期研究 。
他重视“画外功夫” , 下苦功研究过古代诗词和画史画论 , 同时更重视师法造化 , 曾经利用各种机会游历了北国江南许多名山大川 , 进行观察、体验与写生 , 可谓“读万卷书 , 行万里路”了 。 他曾说:学传统而不应囿于陈法 , 师造化而不能拘于自然物象 。 艺术家要重创造 , 要在生活感受的基础上驰骋情感与想象 , 去画心中的“意象” 。 他还认为:“中国画既注重表现又崇尚含蓄 , 不能成为某种观念、哲理的简单图释 , 它应该用形象说话 , 用生动的形象和美的形式去感染人、打动人 。 ”凡读过他的画作的人 , 都会发现他的艺术既有深厚的传统功力与生活根底 , 又能巧妙吸收西画因素 , 以景抒情 , 以像表意 , 显现出独特的审美追求 , 正如苏轼所说:“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 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 ”那一幅幅画作 , 好像一首首意境沉静、气势博大的诗章 。 它们善于将勾斫苍劲的线条与泼洒痛快的墨韵结合 , 骨脉朴厚雄强 , 色泽明丽清逸 , 与其为人风格相近 , 不仅具有燕赵之地的雄浑风骨 , 更富于天然、亲和的情韵 , 不见半点儿雕琢之习 , 读来令人陶醉 。 守明的山水作品引起了艺术界的广泛关注 。 自60年代起 , 其画作即连续在国内各地和日本、美国、法国、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展出 , 并在国内外诸多重要报刊发表 , 或被选入画集出版并获奖 , 有些还被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八大山人纪念馆和我国台湾、香港等地以及日本、菲律宾、美国、法国、英国等机构收藏 。 此外 , 书法、篆刻创作和书籍装帧设计也是守明艺术活动的一部分 。 其书、印之作不仅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 , 在专业刊物上发表 , 收入作品集 , 同时还被西安书法博物馆、上海书画出版社和法国、菲律宾、新加坡等处收藏 , 也受到广泛好评 。
更难能可贵的是 , 在艺术实践的同时 , 守明十分注重艺术理论研究和本人艺术经验的总结 。 他不仅撰写了一批书法、绘画与篆刻的论文 , 还有理论著作先后出版问世 。 前些年出版的《山水画变革要述》 , 纵览古今 , 评流论源 , 既阐述了山水画艺术的变革 , 又深入到山水画技法的演进 , 别具特色 。 1995年出版的专著《山水画构图》 , 集技法、画理、画史、画论与形象创作于一体 , 凝聚着他长期从事山水画创作的经验和山水画理论研究的成果 , 显示了他实践与理论兼精并深的长处 。
由于他在编辑工作、艺术实践和学术研究上的显著成就 , 不仅中外多种名人典书收有他的传记 , 更得到美术界与社会的广泛青睐 。 在社会职务上 , 他任河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北省书法家协会首届常务理事、河北省山水画研究会会长、河北省篆刻研究会副会长等职 , 不辞辛劳地做了大量社会工作 。 河北省山水画研究会1986年成立 , 守明一直担任会长 。 这个研究会现有50多人 , 在省内外活动频繁 , 举办过很多画展 , 出版过两部山水画集 , 一些会员还在全国山水画大展中分别荣获过金奖、银奖、铜奖和佳作奖 。 河北省山水画坛之所以一派兴旺 , 创作队伍雄强 , 在全国颇富影响 , 自然是省内山水画家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 但与守明的工作也是分不开的 。 人们掂量得出守明先生在其中付出了多大的心血!为了繁荣省内的山水画事业 , 他还十分重视艺术新人的培养 。 多年来 , 他坚持为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石家庄分校讲授山水画课 , 并且不畏路途遥远 , 亲自为迁西县山水画会等基层艺术组织讲课、示范 , 进行辅导 , 给他们送去了艺术 , 也送去了鼓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