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活着的维度

人生在世 , 活在三个维度里 , 即家庭、单位、社会 , 随之产生家人、同事、朋友三种密切关系 。 同事不及朋友 , 但在一起的时间通常比朋友长;朋友不及家人 , 有时亲密程度却赛过家人 , 鲁迅先生曾引用过这样一句话:“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 ”
有几个家人 , 并不由己 , 父母双亲是命中注定 , 配偶只有一位 , 法律使然 , 子女和兄弟姐妹 , 则与彼时政策相关 。 至于同事数量 , 取决于单位编制 。 唯有朋友不受限制 , 由自己自主 。 所受外部影响 , 多缘于传统文化 。 民间自古有“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在家靠父母 , 出门靠朋友”的说法 , 提倡交友多多益善 。 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画了一幅梅花 , 题诗“触目横斜千万朵 , 赏心只有三两枝” , 则常被借喻交友宁精勿滥 。
然而 , 朋友的数量也有上限 。 英国社会学家罗宾·邓巴提出了著名的“邓巴数字”:人类智力允许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 。 这里指的是一年至少联系一次的人 。 那么 , 能定义为朋友的 , 恐怕就更少了 。 所以 , 朋友遍天下 , 只是一种意愿 。 有人好交际 , 用情浮泛 , 如同一个人不断买书 , 买了一屋子 , 却不一定都能读过来 。 选书有时看题材 , 有时看作者名气 , 但百读不厌的并不多 。 人大概都有这样的经历 , 平时花团锦簇 , 真到了难处 , 发现身边没几个朋友 。
况且 , 朋友关系 , 不像亲人登记在一个户口本上 , 也不像同事编进一个花名册 , 随时拥有 , 也随时失去 。 随着人的三观、性格、经历和所处环境的变化 , 朋友也在变化中 。 有的从不相识 , 却一见如故;有的积累了几十年的交情 , 却说散就散了 。 有时 , 最深的伤害往往来自朋友 , 而非对手 , 尤其那种隐性的伤害 , 更痛人心骨 。 马丁·路德·金说:“到头来我们记住的不是敌人的攻击 , 而是朋友的沉默 。 ”此话道出了朋友关系的微妙 。
当朋友成为同事 , 不仅是关系的重新命名 , 也会发生“化学反应” 。 水浒一众人 , 聚义前分散于江湖 , 互相仰慕、帮衬 , 可谓侠肝义胆 , 别说仗义疏财 , 甚至能以命相许 。 聚义后 , 实际质变为同事关系 , 意见分歧(如对招安的态度)、架空领导、培植亲信、划分等级、拉帮结派 , 等等 , 这些在单位里也会发生 。
朋友可能远在天边 , 同事却一定近在眼前 。 实际上 , 我们受益同事的机会其实很多 。 若相处融洽 , 在一起会感到很舒服 , 说同事是离我们最近的朋友 , 并不为过 。 试想 , 每天去单位打卡 , 一走进那院那楼 , 如同走进花木繁华的公园 , 空气清新爽肺 , 树林、青草养眼 , 鸟语沁心 , 迎面都是花朵样的笑脸 , 这样的单位环境 , 夫复何求?当然 , 这种理想环境 , 要靠自己努力经营 , 也取决于自己的心态 , 宽容、谦让、隐忍、吃亏 , 等等 , 必不可少 。 倘若将自己混成了“刺猬” , 走进单位就如走入雾霾 , 且脚下泥泞 , 荆棘丛生 , 四周敌意的目光如同搭在弦上的暗箭 , 那就不但不舒服 , 可能还会有风险 。
【同事|活着的维度】最安全的地方是家庭 , 最不需要设防的是亲人 。 每天 , 我们从家里出发 , 又带着工作中的疲惫返回家里 , 日复一日 , 周而复始 。 年轻时因为事业、友情 , 可能顾家不多 , 到老了肯定要回归家庭 , 天伦之乐由此而生 。 于是 , 就有了这样的感慨——这一辈子 , 留给家庭、留给亲人的时间 , 真是太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