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 对谈录
文章图片
“用对话 , 拓展人生的边界 。 ”
——俞敏洪
4月23号读书日 , 俞老师参与了一场直播对谈 。话题从《史记》开始 , 到生活、读书结束 。
其中 , 讨论了 “躺平” , 讨论了 “工作” , 也讨论了我们每个人 “社会价值”的问题 。
以下为访谈实录 , 欢迎阅读 。
“用对话 , 拓宽人生边界 。 ”这一点是俞老师做对谈类内容的初衷 , 能够 认识不同的人 , 了解不同的人生 , 看到不同生命的张力 , 本就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事情 , 所以 , 未来我们也将持续更新 「俞敏洪对谈录」相关内容 , 我们希望将俞老师眼中的万千世界 , 呈现于你 , 欢迎关注 。
??????
NO.1
谈谈《史记》
文章图片
主持人:俞老师好 , 您第一次读《史记》是什么时候?
俞敏洪:我记得中学课本中有一个节选《鸿门宴》 , 还有《廉颇蔺相如列传》 , 但第一次读《史记》是大学的时候了 , 也没有全部读完 , 主要都在读本记、列传等 , 比如《项羽本记》、《刘邦本记》 。 到今天为止 , 我也没有把《史记》从头到尾全部读完 , 我的古文水平没那么高 , 有一些段落、句子不一定能读懂 , 但《史记》是一本故事书 , 而且司马迁的文笔极其的到位 , 段落架构也非常灵活 , 所以读起来不会太累 。
在类似的书籍里面 , 《史记》肯定是我最喜欢读的 , 现在还有白话文版本 , 有些翻译得还不错 。 我曾经下过决心要背诵10到20篇《史记》中最好的篇章 , 但到今天为止也没有达成 。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 我是认真读过的 , 而且是我读的最认真的古文之一 。
主持人:《史记》中 , 您记忆最深刻的人物是谁?
俞敏洪:项羽 。 整个《史记》中 , 项羽的个性是最突出的 , 故事性太丰富了 。
主持人:为什么喜欢项羽?
俞敏洪:他的个性特征比较明显 , 力能扛鼎、衣锦还乡等等 , 明显体现了项羽作为枭雄力拔山兮气盖世一面 , 和个人英雄主义的一面 。
但这其实跟年龄有关系 , 一个人成长过程中 , 尤其是年轻时 , 不太会喜欢刘邦这种老谋深算的人 , 更容易喜欢那种热血沸腾的人 。 项羽去世的时候30多岁 , 比刘邦年轻多了 , 那时候的刘邦50多岁 , 给人一种老谋深算油腻中年的感觉 。 很明显这两个人的个性是有鲜明区别的 。 所以 , 读项羽特别合年轻人的口味 。
但我现在再回去读 , 估计刘邦给我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 原因是到了 我这个年龄 , 就会觉得有时候想把一件大事做成 , 那种隐忍、谋略、人才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 光靠一时之勇或者血气方刚是不一定能做成的 。 比如现在年轻人就会比较相信自己 , 不相信别人 , 这就是项羽身上典型的问题 。 后来刘邦总结了:项羽有范曾他还不能用 , 我有张良、韩信、萧何 , 天下英才我都能用之 , 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 他就是一个比较老谋深算的人 。
文章图片
主持人:你年轻的时候跟项羽有相似之处吗?
俞敏洪:没有 , 我是一个特别懦弱的人 。 到今天为止 , 我的特性之一就是懦弱或者逆来顺受 。 小时候我母亲比较强势 , 不管有没有道理 , 我都逆来顺受 , 后来养成了一个容忍的性格 。 这对我后来做新东方有好处 , 新东方任何人对我凶 , 或者犯了错误 , 我都能容忍 , 但坏处就是纠正错误的速度比较慢 , 或者说在新东方杀伐决断的能力不够 , 最后导致新东方发展中各种各样的磕磕绊绊 。
- 梁鸿|梁鸿|故乡,艰难的重返
- 田川|梁鸿 | 故乡,艰难的重返
- 乌鲁木齐南路|绘画记疫⑤|上海妈妈和她两个小囡对话,听完耳朵软了
- 诗词|刘先琴:1000年了,杜甫依然用1000首诗歌和百姓对话
- 全球化|刘先琴:1000年了,杜甫依然用1000首诗歌和百姓对话
- |对话许浩:传承中国古典园林精髓,追求“自然主义”的理想生活
- 书店|响亮打卡·对话书香守护者|老茂名的童年书店:有人像上班一样打卡阅读
- |世界读书日|提升全民阅读 这些个性化书店各有“绝招”
- 耿占春|对话诗评家耿占春:阅读古诗是我片刻的享受
- |南方周末×华为阅读|对话领读人:在阅读中,读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