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去了很多地方 , 拍了许多人 , 茶农、创业者、设计师、患癌母亲……在客户的诉求和真实的故事间腾挪出表达的空间 。 他依然保持着热情 , 因为在拍摄的过程中 , 总能发现打动人心的瞬间 。
2017年 , 他和妻子合作执导的创业纪实电影《内心引力》上映 。 这是首部上了院线的商业纪录片 , 不少观众都很喜欢 。
随着工作室慢慢壮大 , 他开始承担更多的统筹和监制工作 , 不管人在哪 , 都要随时带着电脑审素材、开会 。
本文图片
工作之余 , 他也有了更多的余裕去满足自己的艺术表达 。 对于喜欢的题材 , 可以拍成独立纪录片的 , 那就会去拍 。
疫情刚开始的2020年 , 身边几个朋友的小孩因为幼儿园停课 , 边带娃边工作 , 挺焦虑的 , 他和胡弦就邀请了这些小孩来工作室 , 又请了志愿者老师 , “开”了为期两个月的幼儿园 。
对于孩子来说 , 疫情只是一个抽象的词语 , 尽管不能出门去上幼儿园 , 但他们依然可以兴致勃勃地用自己的方式享受童年 。
他和胡弦记录下了这些小孩在其中的成长故事 , 制作成了一部90分钟的纪录片 。 这样的故事在时代的巨浪面前可能微不足道 , 却也是时间的珍贵切面 。
他们工作室的名字叫做“酿” , 因为胡弦在广西旅行的时候 , 看到了一道菜叫“黄瓜酿” , 她觉得这个字很像做纪录片 , 每一次每一年的积累 , 慢慢酝酿 , 然后变成一个故事呈现出来 。
其实生活也是这样 , 需要一些妥协 , 一点平衡 , 慢慢酿出滋味 。
这些是受限生活下几位普通人的故事 。 当疫情早已成为时代背景 , 原本的日常总是被变故打破 , 个体需要处理一波又一波的困难 , 可还是有人在努力尝试着过一种更自如的日子 。
虽然他们的人生和职业难以被复制 , 但不失为答案的一种可能 。
陈嘉映在《何为良好生活》中写:“我们不想变成另一个人 , 也不想变成一个普遍的大写的人 , 我们只是要作为个殊者变得更优秀、更丰富 , 并使我们身处其中的生活世界整体变得更优秀、更丰富 。 ”
走向更丰富、更轻盈的过程是不容易的 , 更需要一些助手的帮助 , 可以随身携带的二合一笔记本HUAWEI MateBook E就是很好的选择 。
- |批评家的理想与现实感——《批评的返场》读札|李德南
- 艺术|影像里的“亲密关系”,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藏品在京展出
- 傅菲|傅菲《元灯长歌》出版:把人民当做写作灯塔,致敬万物有光的乡村
- 生活|10本好书,读懂老年
- 蜀山|魔兽世界:WLK盗贼三系开花,唯一不用干杂活的输出职业
- |在黄骅市西才元村村民李家震的手中——废品变成工艺品
- |刘姥姥来打秋风,王熙凤看破不说破,既是一种智慧也是难得的善意
- |品质高的和田玉,为啥价值都赶上房价了?它真的值得投资吗?
- 木南|“一个中国脱贫农民的告白”——木南人文艺术影像展在西安开幕
- 商洛|秦豫:隐居秦岭大山深处的“80后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