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家的理想与现实感——《批评的返场》读札|李德南

|批评家的理想与现实感——《批评的返场》读札|李德南
本文图片

《批评的返场》
作者:何平
【|批评家的理想与现实感——《批评的返场》读札|李德南】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内容简介
《批评的返场》分为“思潮”、“作家”与“现场”三辑 。
“思潮” , 是对改革开放时代 , 尤其是新世纪二十年中国文学的勘探和思考 , 涉及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文学整体观、文学和代际、文学和新传媒、世界文学和中国经验、青年写作和公共生活、多民族文学共同体等文学议题 。
“作家” , 是一辑作家作品评论 。 五个作家 , 从生于1959年的阿来 , 到生于1969年的邱华栋 , 均成名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年代 , 是宽泛意义上的“同时代作家” 。 他们曾被命名为“新生代” , 至今依然是中国文学最有活力的部分 。
“现场” , 是一份私人文学档案 。 从2017到2021年 , 《花城关注》已做了五年 , 共三十期 。 这是一次实践意义上的“批评的返场” , 希望借此重建学院批评和文学现场的对话 , 发现文学新生力量 , 让中国当代文学的可能性和差异性浮出地表 。
批评家的理想与现实感
——《批评的返场》读札
李德南
和不少读者一样 , 在打开《批评的返场》一书时 , 我首先疑惑的是:何谓返场 , 批评如何返场?书中的《返场:重建对话和行动的文学批评》《文学策展:让文学刊物像一座座公共美术馆》《后记》这些篇章 , 多少可以回答这一问题 。 比如在《后记》中 , 我们可以知悉“批评的返场”起码是一语双关:个人意义上的返场——何平本人在批评上曾有过中断 , 在四十岁后重新开始做文学批评 , 收入书中的文章 , 多是写于“返场”后的最近四五年;公共意义上的“返场”——当代文学批评有过一个学院话化的进程 , “从文学现场向学院转场” , “批评家扎根文学现场 , 参与文学生产与文学史建构”这一传统一度中断 。 而后者 , 又是何平返场后展开批评实践的重要语境 。 他开始希望通过《花城关注》和“上海—南京双城文学工作坊”等途径来实现跨出学院意义上的返场 。
读完《批评的返场》 , 我个人的最大感受则在于 , 这是一部能看到批评家的理想和现实感的评论集 。 书中关于文学思潮的分析 , 对作家作品的解读 , 还有“花城关注”栏目的总评 , 都可能看出何平对文学、批评、文学制度等许多方面的理念或理想 。 何平虽然对批评的学院化趋势并不十分认同 , 但是他又并没有完全反对学院批评 。 相反 , 他的批评试图抵达学院批评所能达到的深度和高度 。 他认为写作应是有难度的写作 , 批评也应是有难度的批评 。 尤其是书中的“思潮”和“作家”这两辑中的《重提困难的写作 , 兼及超级现实主义小说的可能》《安魂 , 或卑微者的颂诗》等文章 , 都提倡并试图践行类似的理念 。
每个批评家有其理想 , 有其文学观 。 然而 , 很多的学院批评家因为隔绝于文学现场 , 其思其言通常是不及物的 , 是缺乏现实感的 , 不过是观念或话语的空转 。 何平的批评文章 , 则既能看到批评家的理想 , 又不失现实感 。 他的言说是及物的 。 他的批评理想和文学观的形成 , 离不开文学史和学院的熏陶 。 他评判作品的方法 , 一方面体现着学院派关于经典的尺度 。 他始终期待好的作品 , 并且 , 他对于好作品的要求是相当高的 , 能真正入法眼的作品似乎不多 。 另一方面 , 他又希望文学有一种开放的能力 , 有新变 , 有公共性 。 诸如文化研究的方法和价值尺度 , 也在某些方面塑造了他的文学观 。 对于新的文学现象 , 新的媒介 , 他时常怀着期待——当然最后可能还是失望居多 。 此外 , 虽然他在批评方面曾有过中断 , 但是从他的文字中能看出 , 他对于文学现场的关注是持续的 。 当他谈到当下的文学现场的一些动态时 , 他时常会想起“以前” , 比如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 哪些批评家、哪些刊物曾有过类似的实践 。 因此 , 他对当下文学现场的分析 , 也具有一种历史的视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