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符合原著的改编,却给了阿喀琉斯最好的救赎

【生命|不符合原著的改编,却给了阿喀琉斯最好的救赎】本片的改编极力去神迹化 , 让其比起神话史诗更像是历史 , 阿伽门农不可避免地被脸谱化 , 特洛伊战争中战绩最辉煌的狄奥墨得斯没能出场 , 当然也和去神迹化有关 , 毕竟狄奥墨得斯在雅典娜的帮助下刺伤阿弗洛狄忒和阿瑞斯 , 如果没有众神登场 , 他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墨涅拉奥斯和阿伽门农的结局也不符合神话剧情 , 墨涅拉奥斯最终带着海伦回到斯巴达 , 阿伽门农因将爱女献祭给阿尔忒弥斯一事被妻子伙同情夫杀死 。 电影以阿喀琉斯出战为开头 , 以阿喀琉斯的葬礼结束 , 这一点我更喜欢《伊利亚特》的叙事——以阿喀琉斯的愤怒开篇 , 却以赫克托尔的葬礼结束 , 希腊神话与生俱来的悲剧与宿命感扑面而来 。
但本片最引人热议的改编还是在主角阿喀琉斯上 , 电影将俘虏布里塞伊斯和女祭司克律塞伊斯合为一人 , 原著阿喀琉斯之怒并不是他爱上了俘虏 , 仅仅是因为阿伽门农没有给予阿喀琉斯尊重;另外一处“魔改”在于阿喀琉斯之死 , 阿喀琉斯死于木马计之前 , 电影则为阿喀琉斯续命到攻入特洛伊 。 尽管电影和伊利亚特相差甚远 , 但对于阿喀琉斯的处理是个人比较满意的 , 为这场战争而生的杀戮机器最终意识到生命的可贵 , 遣散了密尔弥冬人 , 踏上救赎的道路 , 独自对抗命运 , 哪怕即将面临死亡 。 罗曼罗兰曾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 , 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 , 依然热爱生活 。 在电影中 , 银足女神之子用流星般短暂而绚丽的生命贯彻了这句话 。
阿喀琉斯是极其复杂的人物 , 可能遍寻西方古典文学也找不出第二个如阿喀琉斯这样的角色 。 他既是神 , 又是人 , 他既残暴又温柔 , 既放纵又礼貌 , 他是双性恋 , 是个刚强的爱哭鬼 , 是个广交好友的孤独者 , 是个天真的固执者 , 是个独立自主的“妈宝”男 。 第一次阅读伊利亚特 , 你很难不带着崇拜仰望这个光芒万丈的半神;第二次阅读伊利亚特 , 你会平和地正视这个捷足的英雄;第三次阅读伊利亚特 , 你会充满怜悯地俯视这个命运的奴隶 。 最后引用黑格尔对阿喀琉斯的评价:“这是一个人!高贵的人格的多方面性在这个人身上显出了它的全部丰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