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谁问的?这么有水平的问题!简直让人不敢回答,这可是大是大非的政治问题?。?要写,得需要一本书的篇幅才能说透 。没错 , 已经有一本书了,是在七十年代末期“评法批儒”时期,赵纪彬先生的名作《关于孔丘杀少正卯问题》一书,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读 。
我可是读了不下数遍,每一次都感叹,孔子(丘)诛(杀)少正卯这个问题,基本上是中国思想史上最重要、最具现实意义的政治哲学问题了 。
【孔子杀少正卯的真正原因 孔子为什么要杀正卯】虽然这个问题很不好谈,但既然问到了,我还是简单说两句,详细的大家可以去找上面我说的赵老先生的书去读 。
一、少正卯到底是因为什么被弄死?历史上怎么记载的?历史上有多处记载了这个事情,其中最早的是《荀子》,最有力的记载是《史记》 , 因为篇幅有限,我们不一一列举,就拿《荀子》的记录来分析:
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 。门人进问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始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曰:“居,吾语女其故 。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 。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得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有之 。故居处足以聚徒成群,言谈足饰邪营众 , 强足以反是独立,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不诛也 。是以汤诛尹谐,文王诛潘正,周公诛管叔,太公诛华仕,管仲诛付里乙,子产诛邓析史付,此七子者,皆异世同心,不可不诛也 。诗曰:‘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小人成群,斯足忧也 。”
这段记载,请大家关注两个方面,一个是:孔子当鲁相七日,也就是说,执政后杀的第一个人,“首诛”,这说明了诛杀的必要性和严重性;二是诛杀的理由,我简单概括分析一下:
卯这个人(少正是官名)的“恶”并不是类似于“盗窃”这样的一般性的犯罪,而是:很聪明但心很险恶、行为乖戾但却很固执坚持、很懂得说话但却虚伪说谎、知识很广博但都是些下流无聊的事、思想很不正统但却像水泽一样泛滥 。
所以,我们可以简单得出结论,在这个故事里,孔子诛杀少正卯的理由,并不是他犯了什么世俗的法律的罪,甚至说他一点都没有犯罪,而是少正卯的思想、行为,是对鲁国政治稳定、人心安稳、社会秩序形成了威胁 。
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少正卯,就类似于今天网络上的“公知”,观点很多,也懂不少东西,思想有时候也算深刻,而且很有煽动性 。古代的所谓“讼棍”,也被古人看作是少正卯的一种 。
那么 , 孔子 诛杀少正卯这件事情,应该怎么评价呢?下面 我主要讲三个观点 。
二、第一种看法:孔子没有诛杀少正卯这是儒家体系里,偏古文经学、理学、实证的一派,一般认为这个记载是不可靠的 。因为记录这件事情的典籍 , 只有《史记》比较靠谱,其他的,要么是子书、杂书,要么是野史 。《荀子》的记录,更像是一则寓言 。
这其中其实有两方面的考虑:一个是确实认为这是假的,这也是今天历史学界的主流看法,因为严谨的说,这个记录太像一个故事、一个寓言,而非史料了;但是,另一个考虑则是:认可孔子诛杀少正卯,但是,诛杀这样的行为,只有圣人孔子能做,如果把这件事情扩散,随便什么人都拿着这个理由杀人,反而会造成灾难 。所以,不如采取“微言大义”的方法,内心相信,但嘴上说不信 。
三、第二种看法:孔子诛了,而且诛的对这是儒家体系里,今文经学,特别是公羊学的看法,如《白虎通》就很认可 。这一派认为 , 孔子可不是软绵绵的没有金刚怒目之气的和蔼老头,儒学作为一种政治哲学,本身就应该具有决断力,对于损坏良好风俗、破坏人心的行为,必须 要以雷霆之力予以阻止 。
- 孔子未知生焉知死的观点
- 孔子是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 孔子思想是唯心主义吗
- 孔子小时候的故事有哪些 关于孔子儿时的故事
-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翻译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的于的意思
- 孔子论语名言100句 论语中孔子说的话
- 形容孔子读书勤奋的成语
- 孔子 自省吾身 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什么意思
- 孔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孔子为什么要说老而不死是为贼
- 孔子尝曰未知生,焉知死?生与死自 孔子未知生焉知死的观点
- 天不生孔子万古如长夜,天不生朱子仲尼如长夜 天不生仲尼 万古长如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