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读书,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三 )


从《呐喊》读起 , 《彷徨》《故事新编》《野草》《朝花夕拾》 , 然后《热风》……读到《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 , 整个人犹如陷落到广阔无边的海峡 , 艰于呼吸 , 无法泅渡 。 如果是冬天 , 清冷的空气会使人心更敏感 , 更能感知鲁迅文字背后的那种“无聊”的窒息感 。
为什么会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与鲁迅相遇?钱理群《与鲁迅相遇》的封面写着这样一段话:“当你一切春风得意 , 你的感觉极好的时候 , 你觉得鲁迅著作是读不进去的;但是当你一旦对现状不满 , 包括社会现状 , 包括你自己的现状不满 , 你想寻求新的出路的时候 , 这个时候就是你接近鲁迅的最佳时机 。 ”当年生活的艰难、前途的渺茫、朋友的四散天涯 , 一切交织在一起 , 使我有了走进鲁迅的时机 。
打开《与鲁迅相遇》 , 读完开场白 , 就被钱理群先生的文字深深吸引 , 他从自己的病弱之躯谈起 , 调侃自己只能“闲谈鲁迅”;然后梳理15年来在北大讲授鲁迅的事实 , 又自嘲“只能讲鲁迅”;随后的文字 , 广征博引、汪洋恣肆 , 都是他新近的鲁迅研究心得 。 相较于学术论文 , 我更被这样坦诚、热情、情理兼具的文字所吸引 。 《鲁迅作品十五讲》《走进当代的鲁迅》《1948:天地玄黄》《我的精神自传》《岁月沧桑》等 , 钱理群先生笔耕不辍 , 撰述颇丰 , 成为我重要的精神维系 。 钱老师作为大学教授 , 也很关心中学语文教育 , 他围绕“生命”和“立人”编订《新语文读本》和《现代教师读本》 , 前者为学生定制 , 后者为教师打造 。 而他在中学课堂讲授鲁迅讲稿的基础上撰述的《钱理群中学讲鲁迅》 , 则直接引发我在中学课堂开设相关选修课 , 让我愿意在高中必修课上拿出两个月的时间研读鲁迅作品 , 并最终出版了《细读呐喊:大先生的绝望与希望》这本书 。
读书就是印证自己的生命 。 阅读有时候就是与一种生命向度形成共振 , 然后由此共振 , 逐渐明确自己的人生之路 , 穷尽心力奋力追逐 。
每个灵魂都值得书写和铭记
每一个人在生命的旅途中都有这样那样的痛楚 , 只是轻易不愿意示人 。 王小妮的《上课记》《上课记2》像一双充满母性温度的手为我们揭开伤疤 , 一点一点 , 撕扯心灵 , 可是并不怨恨 , 反而感激 。
王小妮笔下的人物大多数来自农村 , 他们质朴、纯净 , 却也羞怯、自闭 。 书中的每一个人都有故事 , 都有一段让人心酸的往事 , 太不容易了 。 “在生活的角落里 , 每一个孩子都在发光 。 ”关爱、诗意、梦想 , 一个教师能做的就是平等地向他们言传身教 , 或者什么也不用说 , 静静地做一个倾听者 。 让远离故土的游子能有一位信得过的长者可以倾诉、咨询 。 她像侍弄一朵朵花儿 , 她希望花朵能得到浇灌和照料 , 也期待花儿的自我守望 。 王小妮说:“一个自认为的好人总不能什么都不做 , 即使做的一切都毫无意义 , 渺小微弱 , 甚至是飞蛾扑火 , 如果它全是徒劳 , 也要让这徒劳发生 。 ”
除了王小妮的《上课记》系列 , 意大利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 , 钱理群的《我的教师梦》 , 于永正的《我的教育故事》 , 庞余亮的《小先生》 , 这些文字莫不充满纯粹浪漫的气息 。 这些书籍会让我反思自己与学生的关系 , 激励我做一些与考试不发生直接关系但应该去做的事 。
王小妮这种近似非虚构的写作 , 从微小的角度反映正在急剧变化的中国现实 , 巧妙生动 。 黄灯引发巨大社会反响的《我的二本学生》也以教育为切入点 , 追踪二本学生在城市的生存境遇 , 生动呈现现代城市的发展和扩张 , 以及在此进程中人们生活环境和形式的变迁 。 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梁庄十年》 , 再现了几十年来梁庄人们的悲欢歌哭、个体的迁徙流转 , 呈现当代中国的转型之痛 。 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熊培云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黄灯的《大地上的亲人》 , 以及漆永祥的《依稀识得故乡痕:漆家山50年村史》 , 亦是此类 。 何伟的《江城》《寻路中国》则是从一个外来者的视角呈现剧烈变化中的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