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而易见 , 这种自助精神给美国文化带来了两大积极因素:自信和进取 。 由于较少受到神权束缚和封建压制 , 美国个人主义无须投入太多精力在人性与神权和权威的对抗之上 , 而直接进入个性追求和个人价值的实环节 。 爱默生生活的时代 , 正是美国一边开疆拓土、一边追求国家独立的宏大时代 , 这使得美国人格外看重那些单枪匹马独闯江湖或通过自我奋斗实现“美国梦”的个人英雄 。 因此 , 美国个人主义从来都是一种富于进取和行动、追求自我实现的、扩张型的个人主义 , 正如爱默生的豪迈宣言:“我必须成为我自己 。 我再也不能为你或别的什么人毁了我自己 。 ”爱默生的个人主义思想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美国人的普遍心声 。
这就解释了为何在我们看来 , 美国素来是一个人情淡漠的社会 , 因为神圣的个人是不允许受到任何人侵犯的 , 哪怕是他的家庭成员:“我不会出卖我的自由和力量去顾及他们的情感 。 ”这是一种相当强力的、也是一种典型美国化的个人宣言 。 这种对个体的强调超过任何一种个体与群体关系的观念 , 成为美国社会独有的价值观 。 理解了这一点 , 就明白了为何美国文学和影视作品中会不厌其烦地制造出那么多个人英雄 , 他们不但超出众人 , 甚至超出政府的能力之上 , 成为拯救社会和人类的孤胆英雄 。 在当时 , 这个孤胆英雄的现实版就是爱默生的伟大朋友——亨利·大卫·梭罗 , 这位瓦尔登湖的隐士为了抗议大多数人通过的美国侵略墨西哥的决议 , 拒绝缴纳人头税而自愿去坐牢 。 他提出了一个今天看来仍十分具有前瞻性的命题:个人比群体更重要 。 爱默生曾说:没有再比梭罗更真实的美国人了 。
缺少某些琴弦:美国文化的景观
美国文化由于其文化底蕴浅、建国历史短一直为人诟病 , 但这又从另一方面成全了美国历史与文化:较少传统可供依循 , 意味着较少条条框框的束缚 , 也较少政府干预 , 没有既定模式 , 这正为许多事物的发展提供了天赐良机 。 于是 , 爱默生在《论自助》一文中所宣扬的那一套精神和观念得以在这块新大陆上扎根蔓延 , 这种个人主义精神使美国人宁愿独立于他人 , 依靠自我 , 自主地决定事物 。
然而 , 在看似朝气蓬勃、自信进取的美国文化背后 , 始终存在着一种潜在且危险的界限模糊感 , 从根本上塑造了美国文化的景观 。 一个极为简单的道理是 , 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只有一步之遥 , 自信和自负也并不遥远 。 事实上 , 这一点在19世纪中叶以后的美国知识分子精英中体现地极为深刻 。 对此 , 美国著名小说家亨利·詹姆斯通过一系列杰出的心理分析小说(尤以其巅峰三部曲《鸽翼》、《使节》和《金碗》为代表)展现了那个时代美国精英阶层的风貌:他们对欧洲文化有着一种盲视 , 许多有教养的美国人也如同门外汉一般对欧洲文化无法真正理解和欣赏 , 甚至不同程度地抱有一种可笑的排斥和拒绝心理 , 反映了美国人典型的无知与保守 。 遗憾的是 , 这种无知和保守甚至在爱默生身上也不例外 。 有一次, 亨利·詹姆斯在巴黎陪同爱默生参观著名的卢浮宫 , 事后他不无感慨地写道:
我对这样一位文雅、聪明的人却在艺术品旁边表现得这么反常无知感到惊讶 。 更准确的说 , 他全然缺少某些琴弦 , 人生与文学的曲调只在剩下的琴弦上被弹奏出来 。
文章图片
《使节》
事实上 , 这种“缺少某些琴弦”的现实在美国知识分子和精英人士中普遍存在 , 它构成了美国文化的基本景观 。 试想 , 如果美国人对自己的母体文化——欧洲文化尚且拒斥 , 那么对其他地域文化的排斥更是可想而知 , 印第安文化、黑非洲文化作为被征服文化是不可能在这个要求个人自由和权利的国家受到尊重的 。
- 民族文化|曹县三桐中学举办第十三届诗词吟诵会
- 广东省博物馆|广东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助力文化强省建设
- 故宫|“故宫人”讲述“故宫与文化遗产”故事
- |北京白云馆蔡冠深文化交流中心启幕 以文化促中外民心相通
- 余梦秋|世界文化名城 理论经验与成都实践
- 汉服|铜川90后小伙痴迷汉服文化,传统服饰成为年轻人的“新时尚”
- |【警营文化】致春天
- |“成都—卢布尔雅那当代版画交流展”揭幕,助力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 |新入会员|嘉德明诚(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韩月
- |节目单出炉!齐鲁晚报漱玉平民杯首期“端上文化节”即将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