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到底是如何成为大诗人的?( 二 )


第四 , 多样性 。
你很容易发现杜甫的诗歌“不纯” , 他没有单纯意义上的送别诗、山水诗或者田园诗 。 他不但风格多样 , 内容也多样 。 你会读到很多感觉不会、不应该出现在诗歌中的东西 。 可是 , 谁又规定过诗歌一定要出现什么、不能出现什么呢?生活不也是这样毫无征兆地让杜甫从一个纨绔子弟变成了潦倒的老头吗?
他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文字风格从典雅迅速转向口语 , 把混乱写得辉煌而震撼 , 又把喜乐写得暗淡而不值一提 。 就像莎士比亚的悲剧里 , 哭着哭着突然跳出一个插科打诨的小丑 , 罗密欧朱丽叶谈情说爱的时候 , 猛不丁出来个荤段子 , 这就是张力 。 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世界里活生生的人 , 不断生成又迅疾转化 。 这种日常经验写作 , 直接启迪了中唐诗人 , 而他沉郁顿挫的风格 , 也依稀看到李贺的模样 。 他的名声也正得益于这种反复仿写 。
宇文所安在《盛唐诗》中说:“我们不仅有但丁 , 有莎士比亚 , 还有杜甫 。 这些诗人创造了评判伟大诗歌的标准 。 ”这句话 , 可以拿来结尾 , 也许我们对杜甫的分析只是一种由果溯因 , 因为杜甫本身就是一个“标准”的制定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