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最是书香能致远——“世界读书日”活动精彩留言(附推荐书单)( 二 )


我认为 , 村上是那种有话想说的作者 , 很多作品的主题往往比较严肃 , 不过文风比较轻快 , 在说故事 , 但语言又很散 , 看似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 整体来看却是有明确的主题和思想 。 文字很容易懂 , 但他到底想表达什么就不那么容易理解了 , 读者理解起来或者应该说感受起来和作者自己所想差异空间比较大 , 不同经历、不同思想的读者 , 体会到的都不一样 。 有人评论说:“是一种掏心掏肺却又见仁见智的文体” , 非常赞同 。
我想 , 看小说 , 其实不必纠结于它是什么类型 , 好看就行 , 对作者也是一样 , 不必纠结 , 借用王小波的话:“先把文章写好看了再说,别的就管他妈的 。 ”
@??????
《永远的西南联大》这本书是回忆录 , 这本书读了两遍 , 是被许老先生的文笔特别惊艳吸引 , 翻译理论也是惊人 。 又一遍重温的原因是西南联的文人太多 , 许渊冲先生的同学中有妙笔生花的汪曾祺、梅贻琦、钱钟书、王文献等……更不用说当年的西南联大 8 年培养了 2 位诺贝尔奖得主 , 5 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 8 位两弹一星元勋 , 172 位两院院士等……本书中他写了与女同学约会遇雨 , 合撑一伞 。 一般人高兴地记一笔就够了 。 许渊冲先生不但写诗纪念 , 还是中英双语的!啊 , 仿佛遍身绫罗的美女还佩戴了五光十色的西洋珠宝 。 许渊冲先生的译文重视美胜于真的做法 , 当时和现在都有争议 , 他也把与钱钟书先生等的沟通记下来了 , 是很宝贵的记录 。 许渊冲先生在西南联大学外文时 , 众多才子才女中 , 对哪个同学印象最深呢?竟然是——杨振宁!许考第二 , 杨振宁考第一的事情 , 念念不忘 , 在好几篇文章中都提过 , 认为杨不但出身好 , 教育好 , 天生善于发现异常 , 所以能得诺贝尔奖 。 更妙的是他俩并没有因为各自钻研细分领域而减少共同语言 , 之后还不断交流 。 许先生把杨先生的“做物理研究之三要素是三个P:Perception , Persistence , Power”译成“眼力、毅力与能力” , 真是合璧!天才如杨振宁 , 不但深研物理 , 也通人文 , 他说狄拉克“秋水文章不染尘” , 许却说海森伯“山在虚无缥缈间” , 把物理的美与艺术的美结合起来了 。
许先生学贯中西 , 心怀文理 , 以翻译的形式立言 , 真是造福后世 。
@小平
好久没安静看一本书了 , 最近无聊整理一下书柜 , 无意间又看到了《感谢折磨你的人》这本书 , 再次翻阅后回想这些年的过往 , 感慨万千 。 当一个人遭受折磨时 , 他的潜能才会被激发出来 , 而且 , 唯有此时才能越挫越勇 , 逼迫自己去突破现状……
@刘彪
冯友兰和《中国哲学简史》23 万字 , 28 章 , 虽说是简史 , 但无论是文献还是内容都相当丰富 。 《简史》在第1章就开宗明义地提出哲学的功用或任务是什么 , 提出“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 , 它的功用不是增加实际的知识 , 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 那么什么是人生的境界?冯友兰说 , “人与其他动物不同 , 在于人做某事时 , 他了解自己在做什么 , 并且自觉地做 。 正是这种觉解 , 使他正在做的事情对于他具有了一定的意义 。 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 , 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 , 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 。 如此说 , 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 , 但是个人的觉解程度不同 , 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 。 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 , 与其他任何个人都不完全相同 。 若是不管这些个人的差异 , 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概括的等级 , 从最低的说起依次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