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福田公共文化服务如何破局?( 四 )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 , 福田区聚焦文化事业本身 , 作为文化生产的组织者和文化产品的鉴定者 , 在创造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同时 , 坚守文化价值、文化传统、文化精神 , 是福田文体人的责任 。
“变”的是交互方式和方法
“不变”的是正确价值导向
“等你”云上星空音乐会 , 让500万人次“云”相见;动漫+快板形式宣传《防疫三字经》 , 市民关注点击量超500万;“我们的战‘艺’”互动 , 上万名观众参与抖音合唱、慕课打卡和才艺展示……虽然活动现场没有观众、没有浪潮般的欢呼声 , 喝彩声却从未缺席 。
面对疫情 , 以“艺”抗疫是文化战线工作者们最好的武器 。 福田区的文艺工作者围绕防疫抗疫主题 , 开展文艺创作 , 原创快板《防不胜防》、RAP《疫战到底》、歌曲《春天的回答》……打动人心的文艺作品陆续涌现 , 为抗击疫情注入一股暖流 。
福田文体工作者作为新时期福田文化事业的建设者和参与者 , 在强化正面宣传、加强舆论引导的同时 , 普及疫情防控防护知识 , 引导人民群众理性地认识新冠肺炎疫情 , 纾解公众疑虑 , 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舆论氛围 。
疫情期间 , 受众正是这样被影响着 , 也这样被感动着 。 抗疫人员调皮喊话买奶茶市民:“505 , 你的奶茶被没收了”温暖了很多人;隔离不隔爱 , 居家隔离还能在线相个亲 , 体现了深圳人的积极乐观 。 这样的文化传播在疫情非常态的状态下 , 增强了大众信心 , 同时对大众进行审美引领、价值引领 , 完成了涵化大众的社会功能 。
“变”的是传播环境和氛围
“不变”的是受众需求热情
疫情之初 , 线下文化活动开展受限 。 福田区由线下转为线上 , 推出优质内容资源助力抗疫 。 Keep运动月卡、数字电视和打卡福利等近万份战“疫”礼包 , 惠及200万人次;8万张读书卡“一扫而空” , 全民阅读意愿强烈;线上平台开展直播、打卡、合拍、预览等40余场不同形式活动 , 线上参与关注超千万人次……
“传播载体和形式变了 , 但内容还是我们爱看的 。 ”不少市民反映 。 近年来 , 受疫情影响 , 大家的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 , 文艺作品的创作方向也随之变化 。 本轮疫情下的文化传播更聚焦于文化行业服务本身 , 受众喜欢看书 , 福田文体中心就送阅读卡 , 受众喜欢文艺演出 , 福田文体中心就送出“文化大餐” , 尽量满足群众所需 。 当下 , 人们对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有着越来越强烈的渴望 , 为大众提供优质内容是文体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 , 可以预见 , 文体服务的数字化传播方式将显著增多 , 直播、在线展览、线上论坛等活动形式也将层出不穷 。 然而 , 不管是环境的改变还是传播形式的改变 , 福田区文体工作者都应以崇高的追求和不变的情怀 , 努力做出优质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内容 , 这才是核心 。
【撰文】刘倩
【通讯员】方东林 匡文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