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杂耍艺人「中国的八九十年代走街串巷的杂耍艺人为何会逐渐消失」


民间杂耍艺人「中国的八九十年代走街串巷的杂耍艺人为何会逐渐消失」

文章插图
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想看一场演出,只能去专门的马戏团或者剧场了 。尤其是10后的孩子们,很多东西都没有经历过 。但对于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们来说,则完全不一样 。童年时代的很多记忆 , 现在已经远去 。例如童年时代,那些走街串巷的杂耍艺人们,现在基本上已经“消失”了 。那么 ,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
民间杂耍艺人「中国的八九十年代走街串巷的杂耍艺人为何会逐渐消失」

文章插图
首先,我们需要聊聊走街串巷的杂耍艺人们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 , 一直以传统的农耕文明为主 。农民占了绝大多数 , 耕地和农作物,几乎是农民的“身家性命 。”因为,自己一家人的吃喝穿戴,全都指望着耕地 。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一些地区会出现人口耕地少的情况,尤其是半山区和山区,耕地面积很有限 。再加上灌溉困难,农作物产量不高 。
还有一些地区,经常面临旱灾、水灾、蝗灾等各种自然灾害 。一旦出现上述情况,依靠耕地的农作物就无法养活一大家人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们必须想办法生活 。一般情况下,要么落草为寇,要么走街串巷卖艺 。认真的说,落草为寇或者从事其他犯罪活动的风险非常大 , 因为历代王朝都有自己的一整套班底 。
民间杂耍艺人「中国的八九十年代走街串巷的杂耍艺人为何会逐渐消失」

文章插图
一旦地方上出现土匪,朝廷肯定会调集各路官军围剿 。不会给土匪称霸的机会 。与之相比,走街串巷卖艺虽然辛苦,但没有任何风险 。认真的说,走街串巷卖艺确实辛苦,尤其是寒冷的冬季和闷热的夏季 。有的时候,只能投宿在破庙之内 。卖艺的类型很多,例如耍猴、魔术、各种杂技、硬气功表演、小段子等等 。那个年代没有互联网和直播,否则当年的街头艺人,基本上都是大V网红 。
陆游有诗云:“夕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 。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这第二句说得“作场”,是讲民间艺人在空地上表演献艺 , 那是不必搭台的“戏台”,在空地上用石灰画一大圈,表演者立于圈中 。过去在故乡农村,就经常见走村串巷以卖艺为生的江湖艺人 。
民间杂耍艺人「中国的八九十年代走街串巷的杂耍艺人为何会逐渐消失」

文章插图
新中国建立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农民仍然占了绝大多数 。因此,各种艺人走街串巷的情况仍然存在,作者出生于河北省南部 。在作者的童年时代,走街串巷的艺人,还是非常多的 。隔三差五 , 就会有艺人在打谷场或者村庄十字路口进行各种表演,这些艺人来自于不同的省份和地区 。当年,作者还小 , 对这些省份没有概念 。
现在回头想想,距离非常远,可能要走一两个月 。当然,这些艺人基本上是“走一路,演出一路 。”当年,对于这些杂耍艺人 , 一般称之为“耍把戏”或者“玩把戏 。”类型非常多,直到现在,作者对当年的硬气功和魔术表演,仍然印象深刻 。相信很多朋友的童年时代 , 都有类型的精力 。在七八十年代,各种走街串巷杂耍艺人的数量非常多 。到了90年代,开始逐步减少 。
民间杂耍艺人「中国的八九十年代走街串巷的杂耍艺人为何会逐渐消失」

文章插图
在七八十年代,当时的娱乐活动非常有限 , 传播方式更有限 。电视剧远远没有普及,更不用说互联网和移动视频了 。在这样的年代,各种街头杂耍拥有很大的受众,各地群众也非常欢迎 。此外,当年的人口流动性非常少,除了日常劳动之外,人们有大量的空闲时间 。因此,无论是演出的街头艺人,还是受众群体,都非常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