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让打工人大开眼界,活该它那么火!( 二 )


节目布景 , 简单得一览无遗 。
但恰恰是这样的简单直接 , 与节目别出心裁的形式相辅相成——
就是要让员工与老板直面彼此 , 开诚布公 ,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
如同一场坦白局 , 真诚又刺激 。
坦白 , 首先从面对面开始——
他是斯文到有点怯场的男下属李朝适 。
她是强势到旁人无法插嘴的女上司沈旻 。



这样的两个人对谈会是什么效果?
不出意外地 , 处处都是让人倒吸一口气的气场压制 。
一个接一个的高压提问后 , 李朝适都放弃组织语言了:
我好像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



面对紧闭嘴唇、有话说不出口的员工 , 女老板明显有点失去耐心 。
连观察团成员都忍不住心疼男下属:
本来的双向沟通都变成单向沟通了 。




这样的压迫感 , 是典型缺乏沟通的表现 。
节目一开始 , 被问到上次和老板认真沟通是什么时候 , 李朝适缓缓打出两个字:
没有 。
尽管他们的工位背对着背 。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此 , 我们近在咫尺 , 却对彼此一无所知 。
走到节目里 , 两人从背对背变成面对面 , 打碎沟通屏障的机会终于来了 。
李朝适鼓足勇气向老板提出了两个问题 。
一个是开会太过频繁 。
大会接着小会 , 很多会跟自己没多大关系 , 还大大挤压正常干活儿的时间 。



这一点 , 讲出了多少打工人心里的痛!



但在老板沈旻眼里 , 开会是必要的 , 每种会的目的都不一样 , 这是领导者最有效的管理工具 。
开会这件事反映了不同立场看待事物的差异 。
老板没法改变这种安排 , 李朝适也表示了理解 。




第二个诉求是 , 办一个儿童展览 。
李朝适本来学的是考古 , 工作6年后突然转换赛道 , 来到这家互联网公益公司做法律援助 。
如何在转行后作出成绩来 , 李朝适想到的方法是:把以前的专长引入到现在的业务上来 。
障碍就在于:这个事儿对公司来说有没有价值?




鼓起勇气说完 , 没想到老板挺惊喜:
不是这个机会 , 我都不知道你有这个积淀和背景 。




这话一出 , 我已经忍不住嘴角上扬 。
先不说李朝适的诉求能不能得到满足 , 重要的是 , 从“不知道”到“知道” , 本身就跨越了很大一步 。
这正是节目的初心和灵魂——
不仅拉近老板和员工的物理距离 , 更建立起一个平等交流的对话场 , 给他们彼此“知道”的机会 。
一旦敲开一条裂缝 , 就有了打破透明壁垒的可能 。
2、人情味
从李朝适和老板沈旻的对话里 , 能察觉到两人逐渐放下心防 。
转折点在哪里?
当看出李朝适在工作上的不自信后 , 沈旻一直想揪出背后的原因 。
轰炸式追问不管用 , 她换了一个比较私人的问题:
我们同样都是外地人 , 广州这个城市对你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当行事风格、思维模式不一样 , 那就寻求两者之间的共性 。




从这个问题开始 , 两个人看见了彼此在职场之外的另一面 。
于是 , 单纯的职场对谈变成了有人情味的平等交流 。 每个人背后的故事 , 都能引起我们深深的共鸣 。
李朝适是江西来的小镇青年 , 读书好 , 学历高 , 人看似内敛其实内心很浪漫 。
考古学是一项冷门专业 , 就业并不容易 , 曾经他向朋友哭诉:
为什么我花这么多年读书 , 出来工作却这么不顺?



如今未婚妻也跟着自己来到了广州 , 身上的担子就更加沉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