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关于鲁迅的语言风格( 二 )


不可忽视的 , 还有鲁迅的文体试验 。 鲁迅的小说、散文、散文诗、杂文无疑是中学生学习现代文体的最主要的典范 。 如何解读选入教材的鲁迅不同文体的文本 , 就成了中学语文教育的一大难题 。
这也反过来促进了我的鲁迅研究:我用了很大的精力进行鲁迅的“文本细读” , 由此而产生了许多饶有趣味的关于“鲁迅文体”的讨论与研究 , 如鲁迅小说的“从容美学”、鲁迅散文的“任心闲谈”、鲁迅散文诗的“独语” , 以后又提出了鲁迅“杂文美学”的研究方向 , 等等 。
在我看来 , 这都是有极大开拓空间的 , 甚至有可能成为鲁迅研究新的突破口的 。 可以看出 , 我在参与语文教育改革的实践时 , 也总能抓住其中的理论问题 , 反过来促进对鲁迅的认识与研究 , 达到了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结合 。
总得来说 , 李敖认为鲁迅出于新旧文学的交替时代 , 又受到日文语法的影响 , 因此文法不通 , 鲁迅的思想是深刻的 , 但其文法是不好的 , 是过时的 。
以下是笔者的观点:
我在看问题时 , 常常会借用中医的阴阳思维 , 即凡事阴阳互根互用 , 又互相对立 。
所以首先要承认的是 , 鲁迅那一代的人的确是受到了新旧文法的影响 , 同时鲁迅还受到了日文的影响 , 这是必须要承认的 , 不承认此便无法进一步了解鲁迅语言习惯的背景 。
但是 , 生于新旧时代并受到白话与文言文法影响的人们并不意味着其文法一定要受到“压迫” , 比如教员的文章 , 既生动又深刻 , 而且兼具有文言气势磅礴的遗风 ,
在教员老的时候回忆道:“那时受到老秀才们的督促 , 让我不得不花大量精力去研究作好一篇好的文言文 , 以至于到现在如果有需要的话 , 我仍能作出一篇较不错的文言来” , 可见一位大家虽生于新旧交替的时代 , 但如果要想改变行文风格 , 也并非难事 。
而鲁迅为什么依然要用其如此独特的语言风格呢?钱老认为首先这是鲁迅有意要展现出一种“反体制”的气节 , 就好像郭德纲的相声《我要反三俗》 , 借此来讽刺“主流”相声演员对其的封杀 。
其次钱老认为鲁迅在试图用语言照亮那难以言说的东西 , 我认为要想这么做 , 首先就得有另一种逻辑与思维 , 如果只是胡乱的颠倒次序 , 那也就不存在“语言试验”这一说了 ,
那么这一套另行的规律源自于哪里呢?自然是日文与古文语言体系 , 所以换个角度看 , 旁人想要“试验” , 或许还没有资格呢 , 所以说在某些情况下 , 其缺点也能转换为优势 。
在艾德勒的书《如何阅读一本书》中 , 他提到一个很重要的观点 , 就是要想读懂一本书 ,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与书中的作者达成“共识” , 即明白作者使用的字与词最准确的含义 , 才能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内涵 。
鲁迅作为那个年代五四运动的主将、大将 , 与其共识的读者自然不在少数 , 但随着信息爆炸的今天 , 越来越多的读者难以与鲁迅的文章达成“共识”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鲁迅的“试验”无疑是失败的 。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 , 人的大脑在长期适应一种思维逻辑后 , 对于“辑逻”这样的用词 , 尤其是在一篇长文中 , 人的大脑会自动把它识别为“逻辑” , 但是如果一篇文章中出现大量的语序逻辑重构后 , 会使得大脑一时间无所适从 , 从而集中更多的精力与关注 , 重新思考背后的逻辑与语序规律 , 作为以“思想见深”的鲁迅式的文章 , 这样的写法无疑会引来更多地注目思考 , 从这个角度来说 , 鲁迅的“试验”是成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