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书房( 二 )


学术讨论 , 有不同的意见很正常 。 我没有想过要到说服谁 。 如果是专业的学术讨论 , 只要对我启发、有帮助的 , 我都接受 。 好多否定性的意见 , 压根是想当然 , 根本不了解我是怎么做唐诗排行榜和为什么做排行榜的 。 情绪化的非理性的意见 , 对我没有任何意义 , 所以没有必要去回应 。
“看家的书”读透了 , 就成了“护家的书”
采访人员:人生是一场壮游 。 您的诗词地图让人耳目一新 , 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做诗词地图的呢?诗词地图您自己已经行走了百分之多少?
王兆鹏:诗词地图是2012年开始做的 , 是我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别标项目 , 100人的团队做了五年才完成 。 诗词地图上主要地点 , 我差不多走了一半 。 特别是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著名词人走过的路 , 我大多走过 。
采访人员:可否给孩子们建议建议 , 他们行走诗词地图可以从哪些地方切入呢?
王兆鹏:如果要给中小学生们提的建议 , 跟着诗词地图去旅行 , 可以先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诗人或词人 , 跟着他的行程去游走几个点 , 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和风貌 。 比如 , 黄州是苏轼词作的高峰期 , 他平生三分之一的词是写在黄州 , 一半的词作名篇是写在黄州 。 是黄州成就了苏轼 。 可以到黄州去看看赤壁 , 尽管现实的赤壁跟苏轼词中艺术化的赤壁有差距 , 但毕竟是以黄州赤壁为原型创造出来的 。 到过现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
采访人员:您现在是资深教授 , 随时能坐拥书城 。 可否请您和我们当下年轻读者说说 , 我们这个时代 , 应该怎样读书?
【|行走的书房】王兆鹏:既要泛读 , 尽量多读书 , 更要精读 , 精读一两本书 。 一遍没读懂、没读熟 , 就多读几遍 。 比如 ,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我读博士时读了三遍 , 有时一个下午只读一页纸 , 逐字逐句逐段领会分析他的思想方法 。 读了半年 , 脑洞大开 。 武汉大学冯天瑜教授 , 是我读研究生时代的老师 , 他曾经说过 , 做学问 , 要精读有一两本“看家的书” 。 我的体会是 , 要把精读的这本书的内容、思想方法吃透 , 把原书作者的思想方法变成自己的思想方法 , 最后不分清是作者的思想方法还是自己的思想方法 , 就像庄生化蝶一样 , 分不清是蝶化庄子还是庄子化成蝶 。 “看家的书”读透了 , 就成了“护家的书” , 成了自立门户的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