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惠君真听懂了吗 , 其实没有 。
文章插图
庖丁整个讲的,先是一番何为“大国工匠”的道理 。
即所谓“业精于勤荒于嬉”,“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和“精益求精” 。
这是第一层 。
只是勤奋努力下苦功夫未必就行,还要善于总结“规律” 。即庖丁所言“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上升不到这一层面和境界,无异于始终蛮干 , 大概就是“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之区别 。
这是第二层 。
还有更重要的第三层 。
庄子是个哲学家,哲学就在于其认知具有普遍性 。庖丁,只是个厨师长之类的芝麻官,不可能也不敢旁征博引、举一反三地和君主讲话 。
但“道理”在那里摆着 , 梁惠王不往自己治理国家方面好好想想,却只是说从庖丁话里悟出了“养生”的道理,所以说他并没有真正明白 。
梁惠王也就是魏惠王,在位时间不短,但无甚大的作为,或许与自己的这种“不思进取”有关 。
文章插图
“庖丁解牛”,的确出于庄子《养生主》 。“主”,是“主旨”之意 。但庄子真的只在讲“养生”么,还是未必 。
“吾生也以有崖 , 而知也无涯 。以有崖随无涯,殆己!已而为知者 , 殆而已矣!”
这是《养生主》开篇的话 。
他说,人之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知识”,实在危险呀!已经危险还不停追求,那就更危险了!
有人说,庄子这是不是在鼓吹“学而无用”或“无所作为”呢,不是 。而是庄子对诸子们,主要是儒家门派 “皓首穷经”主张的讽刺和反驳 。
庄子接着讲了不受刑戮 , 保持本性,敬养双亲,益寿延年的根本,是要谨守“中虚之道” 。
“中虚”,后人多解为“督脉”,就是古人认为的人之“中枢经络” 。
文章插图
然后,庄子就接着讲了“庖丁解牛”这个故事 。
联系起来看,“中虚之道”,与此段讲的“臣之所好者,道也”,以及“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是一致和紧密相连的 。
就是说,庄子认为 , 若能不受刑戮 , 保持本性,敬养双亲 , 益寿延年的根本,是要谨循自然规律之“道”,而不是像儒家门派那种因循于西周礼乐之“道” 。
先秦诸子很多都讲“道”,但绝大多数都是讲“人间之道”,也就是“为君之道” , 都是讲给君王们听的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能因为诸子们讲如何治理国家、争夺天下而过多责怪他们 。不过也不容否认,不少诸子,未必没怀着功利之心,比如苏秦、苏代就是典型的例子 。
道家算是例外 。老子的“无为”,不仅是讲给君王听,也代表着自身的“待世之道” 。当然,显着有些消极 。
文章插图
庄子继承老子学说,又稍有不同 。
他极其淡泊名利,楚王聘庄子为相,他很轻蔑 , 说“没得污了我的名头” 。其实生活上他很窘迫,但绝不为此而攀附权贵 。
庄子之不同,在于他着重探究的,是人何以获得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绝对自由 。这从《庄子.内篇》的第一篇《逍遥游》就非常明确了 。第二篇和第三篇《养生主》都是 , 前后八篇存在内在严密的逻辑关系 。
庖丁说:“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这是一种纯熟技艺,又是一种坚持不懈得来的自信 。于是才能“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xing)” 。
- 车保险过期了上路怎么处罚 汽车保险过期怎么处罚
- 辞职了社保怎么缴纳 离职后怎样自己缴纳社保
- 为什么要把去世的人的衣服烧掉 人去世了为什么要烧掉衣物
- 中年男人忘不了的女人 女人会永远记住第一个男人吗
- 喜欢一个人后会有多卑微 看完这些经历都哭了
- 女生对着手机笑的真实原因 千万别以为她谈恋爱了
- 米饭夹生怎么办 如何解决 米饭蒸了很久还是夹生
- 黑死病欧洲死亡人数 黑死病在欧洲死了多少人
- 夫妻其实早就命中注定,其实早就命中注定了
- 异地恋长时间不见面感情淡了,异地恋的感情会越来越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