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顿森林体系中黄金是国际清偿手段吗

布雷顿森林体系对黄金价格的影响,一言概之就是:黄金价格从官方定价(美国政府)为主导变成了完全的市场定价 。布雷顿森林体系创造了全球范围的统一黄金官价(1金衡盎司黄金=35美元),和黄金市场价格并存(官价主导市价);而随着该体系的崩溃 , 黄金官价最终被废止 , 金价变成了单一的市场主导 。
二战以前,国际货币制度是金本位(金块-金汇兑本位) , 黄金是各国货币价值的衡量标准,各国的货币和黄金挂钩 , 由各国政府确定二者兑换关系,即黄金的官方定价 。
“1金衡盎司黄金=35美元”怎么来的?
美国在1934年1月时通过了《黄金储备法案》,将每金衡盎司的法定价值从20.67美元提升到35美元(即美国政府改变了黄金和美元的官价) 。同时,法案还以法律形式确认了黄金的国有化,禁止美国民众私人持有黄金,美国民众也不能拿着美钞兑取黄金;不过,该法案却允许外国政府或外国央行以“1金衡盎司黄金=35美元”比价向美国政府兑取黄金 。
1944年《布雷顿森林协议》的签署,以国际协议的形式确立了二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美元和黄金挂钩 , 继续沿用之前的“1金衡盎司黄金=35美元”兑换关系 , 由美国政府向外国政府或央行承担黄金兑换义务(美国当时拥有全球2/3的官方黄金储备),其他货币均和美元挂钩 , 各自确定其含金量,并建立固定汇率制 。
因而,自1945年《布雷顿森林协议》生效开始,“1金衡盎司黄金=35美元”就从美国政府对黄金的官方定价,扩展为了全球范围的黄金官方定价 。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黄金价格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45-1971年),黄金有两个定价,一个是美国政府制定的官方定价(1金衡盎司黄金=35美元),一个是伦敦黄金市场的市场定价(美国自1934年开始禁止私人持有黄金,因为美国国内没有形成私人黄金市场,而当时伦敦却可以私人交易黄金,且伦敦黄金市场是全球最大的私人黄金市场 , 至今一直也是最大的) 。
在1945-1967年间,“1金衡盎司黄金=35美元”的官价一直没变过,但是伦敦市场金价都一直在波动 。期间,伦敦市价围绕官价波动,虽然市价有时会偏离(高于)官价,但在政府的干预之下,金价会回归官方,不会偏离太多 。
▼图:1785-2018年年黄金价格(美元/金衡盎司) 。图片来源:sdbullion.com 。

布雷顿森林体系中黄金是国际清偿手段吗

文章插图
就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行不久后 , 伦敦黄金市场就爆发了美元投机风潮 。当时由于全球从“美元荒”转为“美元流动性过剩” , 人们对美元和黄金的官方定价(1美元=1/35金衡盎司)开始产生质疑,认为美元的实际含金量在下降,官方对美元的定价被高估了(即人们认为1美元实际已经不值1/35金衡盎司了) 。于是,人们开始在伦敦黄金市场上以美元买入黄金、囤购黄金,造成伦敦金价走高,偏离了官价35美元 。
为了维护美元的信誉 , 让人们相信美元和黄金的固定关系非常稳定,美国政府需要出手干预伦敦金价,让其回归35美元 。于是 , 美国联手其他西欧七国一起在伦敦市场上抛售黄金,以平抑计价 。
为了长期稳住伦敦金价(保持在35美元附近),1961年时 , 美国还联合其他西欧七国在伦敦组建了 “黄金总库”(Gold Pool) 。“黄金总库”中美国占的份额最大 , 因而美国成了抛售黄金、稳定金价的主要责任国,这也意味着美国将要承担“最大的黄金流失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