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民|张桂丽:“日记百年万口传”——李慈铭的交游和阅读( 八 )


谢冬荣(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
关于后人对李慈铭的评价 , 张老师提到了多种说法 , 正面的、负面的等等 。 我这段时间在关注鲁迅弟弟周作人 , 发现他对李慈铭的评价非常高 , 说在众多乡贤中最推崇的就是他 。 那么 , 对同一个人 , 兄弟俩的看法并不一样 , 这也让人觉得李慈铭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物 , 能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较大的空间 。
听完讲座后 , 我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想法 。 一个是对于李慈铭日记 , 大家可能比较关注原本 。 需要注意的是 , 因为当时大家经常一起抄 , 所以会产生多个版本 。 那我们在研究李慈铭本人日记的时候 , 还需留意抄本的情况 。 后者对李慈铭日记的研究也非常有帮助 。 因为李慈铭对日记的很多内容做了不少删改 , 特别是早期的日记 。 而可能有些朋友在删改之前 , 对日记已经有所抄录 。 从这一点来看 , 各种抄本有助于还原李慈铭日记的原貌 , 或者说是修改前的面貌 。
第二个是民国时期 , 1928年的时候 , 北平图书馆购入了李慈铭的藏书 。 在李慈铭的书上 , 有很多的批校 , 包括藏书题记等 。 当时王重民先生对藏书题记、批校、读史札记等内容有过整理 , 撰写了专书和专文 。 后续对此比较关注的是王利器先生 , 著有《越缦堂读书简端记》及《续编》 , 记录李慈铭在谁的书上做了哪些批校等 。 这些其实能够反映李慈铭在读书过程中的一些想法 , 但感觉关注的人不是特别多 。 或许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下一步的关注点 , 留意李慈铭对某本书的评价 , 他对这些书的批校、看法 , 或者说他对此做了哪些贡献等 。
第三个方面是 , 之前有学者从阅读史的角度研究日记 , 讨论这些人读过哪些书 , 他为什么要读 , 他和当时人的读书观念有什么不同 。 我觉得在张老师整理完读书记后 , 我们可以从阅读史的角度对李慈铭日记再做挖掘 , 关注李慈铭读过什么书 , 为什么读 , 然后评价是什么 。
石祥(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员)
首先我对日记的感觉是 , 它是非常重要的史料来源 。 跟它类似的物品有两个 , 一个是书札 , 另外一个跟版本学联系比较多 , 即写在古籍上的藏书题跋 。
书札和题跋的情况跟日记相似 。 一种是作者在写的时候 , 不是太有兴趣 , 也不想示人 。 书信可能还有一个固定的收信人 , 而有时候写完的题跋 , 真的没有给人看的打算 。 另一种是有些书信和题跋 , 就是专门示人的 。 如一些作者在写完论学书札后 , 会马上找个刻工把它迅速弄出来 , 然后分发出去 , 这是常有的情况 。 至于题跋 , 古人有的时候喜欢晒书 , 或者找几个朋友来赏玩 , 那大家不免会看到书上的题跋 , 这也是一种传播形式 。 当然 , 可能其中有些内容是真话 , 有些是假话 。 我个人感触比较深的还有另一种题跋 , 就是请版本学专家或权威人物来执笔 。 背后目的很明显 , 或是为了增彩 , 或是为了营利等等 。 在书写的时候 , 他们大概对此也是心照不宣的 。 所以在利用史料时 , 如何去处理这么多种不同的情况 , 非常关键 。
我的另外一个感受是 , 在厘清作者的意图外 , 对内容本身的梳理也很困难 。 比如李慈铭在日记中会提到看了什么书 , 又记过哪些书名 。 但那时候写日记、题跋或者写信 , 不像现在做古籍编目那样 , 遵循卷端、正题名之类的规范 。 大概写信只要对方能看懂 , 题跋只要自己能明白就行了 。 至于写日记 , 就更不用说了 。
刚才好几位老师都讲到了阅读史方面的东西 。 因为我个人做版本学 , 就会去思考可以从日记中看出书的哪些特征或者版本信息 , 比如这段文字讲了哪些版本上的特征 , 可以供我们去判断 。 另外 , 有些书未必是当时写的 , 可能是前人的著作 , 最近被重新刻出 , 在朋友圈中流传 。 这样的记载对我们去了解各个版本的情况和流传速度 , 都是很有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