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坻县|球迷队伍

1969年9月 , 文化部在河北怀来县建立五七干校 , 1970年1月 , 迁到宝坻县 , 1970年9月由宝坻县迁移到静海境内的原“河北省新生农场”的孵化场 。 当时有学员627人 , 分别来自中国作协、音乐家协会、舞蹈协会、美术家协会、戏剧家协会、曲艺家协会、电影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和戏曲研究室、电影剧本研究室、音乐出版社、音乐研究所等十几个文学艺术团体和单位 。
在那里 , 1970年9月到1975年5月 , 于独流减河西岸曾经生活过一批中国顶级的文艺、文化工作者——华君武、秦兆阳、吕骥、吴祖光、江枫、宋扬、郭小川、汤茀之、蔡若虹、王朝闻、胡金兆、白景晟等 , 可谓众星云集、群英荟萃 。 这些著名艺术家在静海团泊洼“五七”干校生活了五年 。
当时学员的生活学习条件比较艰苦 , 四人居一屋 , 盖房子、喝咸水、种粮食、养家畜;自打粮食、自给自足 , 白天劳动、晚上学习 。 其中的甘苦 , 今天的我们很难想象得出来 。 据其中几个“老球迷”回忆 , 这样生活工作了五年 , 除了对活跃静海人民的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比如吴祖光、王杰等曾为静海县业余作者修改过剧本 , 宋扬、王古芬等为静海业余宣传队排练过音乐舞蹈 , 袁毅平、尚进、黎郎等为摄影爱好者办过培训班 , 陈其明、卢开祥等为静海县京剧团排练过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 , 郭小川曾在这里写下不朽诗篇《团泊洼的秋天》 , 等等——另外 , 就是在他们内部 , 通过观看天津电视台的赛事直播 , 培养了一批球迷!
1972年夏 , 阿尔及利亚国家足球队二队和智利国家足球队青年队来访 , 干校学员们只能在电视上观战 。 当年干校各连队都有一台老式电子管电视机 , 仅能收到天津台 , 所幸天津不时转播北京的体育比赛 , 因此总共3场球 , “团泊洼球迷”们都看到了 。
【宝坻县|球迷队伍】这时的国家队员是张业福、胡之刚、徐根宝、王杭勤、相恒庆、戚务生、高丰文、曾昭能、谷明昌、迟尚斌、蔺新江、杨礼敏、王后军、李宙哲、王积连、沈福儒等 。 跟阿尔及利亚二队的比赛踢得很激烈——尽管这些选手训练于“文革”前 , 脚下功夫不错 , 但是难于抵挡北非新军咄咄逼人的攻势;1959年大胜其国家队4个球的优势没有了 , 大家拼命死战 , 仍以1:2败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