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娄烨写给青年电影人 | 我如何拍出第一部独立电影

54青年节特别回顾:
1989年 , 娄烨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 那年一起毕业的还有当初导演系的“哥们儿” , 王小帅、张元、耐安……;那年中国的电影业还处在国家出资统筹拍摄的阶段 , 任何电影必须在电影厂的体制下完成;那年娄烨开始酝酿它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独立电影——《周末情人》 。
青年|娄烨写给青年电影人 | 我如何拍出第一部独立电影
文章图片

电影的本子创作于娄烨同届文学系的同学;耐安给娄烨拉来了一个海南房地产老板投资 , 八十万 , 可之后海南房地产泡沫 , 老板破产 , 钱断了一半;当时民间的融资必须得到福建电影制片厂的厂标 , 后来厂长仗义疏财出了30万 , 耐安从家里凑了10万 , 挽救了局面;那时的贾宏声、王志文、马晓晴还那么青春洋溢 , 电影拍了40多天 , 剪了两次 , 成了最后的《周末情人》 。
下文是娄烨对于《周末情人》的自述:
摘自《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娄烨
一拨人
毕业后一段时间好像大家都没什么事儿干 , 闲着 , 除了喝酒吃饭聊天 , 平时也老不照面儿 。 就有一阵子 , 每星期四的下午 , 大家都会去科影看电影 。
那个时候 , 我们这些85班的没拍上电影的导演、摄影、美术们 , 已经在社会上混了很长时间了 。 就像所有的那些历史上的“青年电影导演”一样 , 当时我们实际上并不非常清楚自己要拍什么样的电影 , 而只觉得电影不应该是当时的那个样子 , 因为可能我们这“一拨人”只相信我们自己眼中的“世界” 。
后来 , 好像是科影的片子越来越没劲了 , 也就懒得每次都去 。 于是 , 星期四下午的熟人少了 , 那时候我就在想 , 什么时候找个茬能把大家聚在一起(就像是影片的结尾) , 后来我们真的聚在了一起 , 那是在1993年的6月 , 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招待所里 , 我们居然是在准备拍一部电影 , 片名叫《周末情人》 。
青年|娄烨写给青年电影人 | 我如何拍出第一部独立电影
文章图片

第几代
1993年5月的一人傍晚 , 我带着《周末情人》的文学本 , 住进了北京的一处招待所的房间里 , 屋里很暗 , 有股霉味儿 , 让我想起《巴顿·芬克》 。 我手上的文学本已经修改多次 , 徐勤(《周末情人》编剧)也为此花去了大半年的时间 , 当她完稿的时候 , 她的女儿已经会走路了 , 这使我想起李杰给他乐队起的名字“十月婴孩” 。
记得好像有人说过 , 中国电影靠一两个人是不行的 , 他需要更多的人去做这件事 。 我们在各方面可能和“第五代”有很大区别 , 但有一点可能是相同的 , 就是要把中国的电影拍好 , 这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一切都在延续 , “第四代”“第五代”只不过是一个过程 , 我们也不过是一个新的“过渡时期” 。
在我一旦进入《周末情人》的时候 , 任何别人对这个故事或是对影片的理解都已经不重要了 , 重要的是我的理解和感受 。 这种理解和感受将会渗透到影片的任何一个镜头、任何一个切点 , 这就像一个人在说话一样 , 他的语言 , 语调 , 手势 , 停顿 , 面部表情 , 身体 , 这一切你能说它只是一种说话的“形式”?好像不能 , 因为它们实际上已经是说话的一部分 , 它们同时也在表达 。
我一直认为在电影里没有什么东西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 什么都可以违反 , 什么都可以打破 , 我只选择能准确表达我自己精神状态的任何东西 , 从不管这些东西是不是符合什么电影的本性或者什么电影的法则 。 而另一方面“重建的法则”是存在的 , 如果一位“前卫的导演”号称自己没有什么法则的话 , 实际上就等于他在说自己没什么个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