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好声音丨吴穷“诗”说二十四节气·立夏

二十四节气|好声音丨吴穷“诗”说二十四节气·立夏
本文图片

【好声音】
【美文】
穿过深深浅浅的碧草 , 岁月伴随着青年的脚步走进艳阳高照的夏日 。
篆文“夏”字 , 头微斜 , 手叉腰 , 腿架叠 , 像极了一个恣意的少年 。 传说大禹之子启建立夏王朝 , 就是取万物生长最为旺盛的季节——夏 , 作为国家部落的标志 , 夏从一个时间物候之词 , 一步步假借并丰富其含义 , 成为国家、文化的象征 。
“立夏 , 万物至此皆长大 。 ”立夏 , 是古代官方非常重视的节气 , 这天 , 周天子要亲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 , 迎祭火神祝融 。 他们乘红车 , 骑赤马 , 穿朱衣 , 甚至腰间的玉佩都要红色的 , 以此表达对司夏之神的敬意和对丰收的祈求 。
明人《遵生八笺》写道:“孟夏之日 , 天地始交 , 万物并秀 。 ”这时 , 江南的梅雨还没有落 , 梅子悄悄地从绿叶里探出了头 , 碧莹莹 , 脆生生 , 还带一层细细软软的绒毛 。 中国人偏爱梅 , 腊梅傲雪 , 红梅报春 , 立夏了 , 梅枝上未熟的果子还能成为女孩子的道具 。
点绛唇
[ 宋 ] 李清照
蹴(cù)罢秋千 , 起来慵整纤纤手 。 露浓花瘦 , 薄汗轻衣透 。
见客入来 , 袜刬(chǎn)金钗溜 。 和羞走 , 倚门回首 , 却把青梅嗅 。
古往今来 , 与青梅相关的人和诗句多得难以赘述 , 但最懂青梅的必定是三国时的曹操 。 望梅止渴助行军 , 青梅煮酒论英雄 , 小小的青梅 , 将刀光剑影 , 都付之笑谈中 。
为了酒质的稳定 , 古人把清酒反复煮沸 , 消毒提纯 , 再用泥密封 , 放到第二年初夏时开坛饮用 , 称为煮酒 。 只是 , 青梅煮酒 , 并不是字面上的把青梅放酒里煮热 , 青梅只是下酒之物 , 类似今天盐渍或蜜渍的梅子干 。
立夏时节 , 青梅未熟 , 煮酒新开 , 梅能解酒 , 酒缓梅酸 , 青梅 , 以其与众不同的酸味儿赢得了世人的青睐 。
它也是重要的调味品 。 在上古 , 优质的青梅和盐一样 , 都是要靠交易和征服得来 , 所以格外珍贵 。 《尚书·说命下》说:“若作和羹 , 尔惟盐梅 。 ”傅说劝诫商高宗武丁 , 若要烹制美味的羹汤 , 必须要有盐和梅 。 把调味的盐、梅比喻为辅助治理国家的贤臣 , 青梅于是被赋予了君臣之间协力治理国政的寓意 。
“郎骑竹马来 , 绕床弄青梅” , 李白的《长干里》 , 青梅竹马 , 从两小无猜走到共结连理 , 成就了世人最为羡慕的爱情 。 酸酸甜甜的青梅 , 正是少男少女懵懂又青涩的心绪 。
旧时女子 , 温柔和顺、循规蹈矩 , 但李清照笔下的少女 , 却过着随心所欲的生活 。 她可以和男孩子一样 , 在湖光山色中喝酒到沉醉 , 然后划着船找不到回家的路 。
即便如此 , 刚荡罢秋千的她 , 见家中男客入门 , 也慌得顾不上穿鞋 , 就逃向内室 。
唉 , 如果这个令她面红耳热的的翩翩少年 , 看见的是她站在秋千上的天仙模样 , 该多好啊 。 可此刻的她 , 衣衫不整 , 金钗滑落 , 怎能不又羞又惊呢?只是这羞和惊的中间夹杂着多少欢喜、多少憧憬 , 又有谁能知道呢?
她终究没忍住好奇 , 在门框边 , 偷偷回头 , 却碰上了一双清亮的眼睛 。 这个机灵的丫头 , 赶紧折下手边的青梅 , 假装一朵花来嗅……
【二十四节气|好声音丨吴穷“诗”说二十四节气·立夏】有人说 , 词中这个羞涩又热烈的少女 , 就是李清照自己 , 那突然的闯入者 , 也不是别人 , 是后来和她赌书泼茶的未婚夫婿赵明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