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姜夔为扬州谱写的独特的声音和符号,流传千古( 二 )

|《扬州慢》,姜夔为扬州谱写的独特的声音和符号,流传千古
本文图片

现在的扬州又如何呢?作者在这里将笔锋陡转 , 写今日扬州 , 曾经春风十里的扬州路 , 今日只有荠麦青青的荒凉凄清 , 这又是何等荒凉 , 何等萧索啊 。 昔日的春风十里与开头两句“淮左名都 , 竹西佳处”相呼应又与下面的“见荠麦青青”构成鲜明对比 。 昔日名都的繁华 , 反衬现在的荒凉 , 也可以说是以“春风十里”的虚景 , 反衬“荠麦青青”的实景 。
在对比中城市的荒芜 , 人烟稀少的颓败 , 不言自明 。 这里与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 , 春草木深”有异曲同工之妙 。 如果说前句点明兴胜后面点明衰败的话 , 那么接下来就会使人自然而然地想到一个问题 ,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呢?
作者在后面的“自胡马窥江去后 , 废池乔木 , 犹厌言兵”中告诉我们 , 答案原来是因为胡马窥江 。 南宋高宗建炎三年 , 金兵大举南侵攻破扬州建康临安等城 , 焚掠一空 , 此后不断地发动对南宋的进攻 。 绍兴三十一年 , 金主完颜亮亲率十万铁骑攻占扬州 , 在瓜州他把望江亭改名为不归亭 , 表明不成功不反国 , 在这里大肆掳掠 , 以致横尸二十里 , 扬州遭到惨重的破坏 , 变成了一座空城 。 隆兴二年金兵大举进犯淮南地区 , 扬州再次受到影响 。
|《扬州慢》,姜夔为扬州谱写的独特的声音和符号,流传千古
本文图片

胡马能窥江而来 , 就说明当局软弱无力 , 这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控诉 , “废池乔木 , 犹厌言兵”由于连年战乱 , 百姓苦不堪言 。 曹操曾悲吟“白骨露于野 , 千里无鸡鸣”杜甫曾哀叹“边庭流血成海水 , 武皇开边意未已” , 战争是血腥的 , 战争带来的结果更加残酷 。
姜夔面对异族铁骑的肆意践踏 , 回首曾经辉煌的秦汉盛唐 , 他的内心不可能是平静的 , 他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在那些树木身上 , 借“废池乔木”的“犹厌言兵”来表达自己的“犹厌言兵”表达自己内心强烈的不满
那些往日的楼阁平台 , 那些曾经杨柳依依的树木 , 经金兵的洗劫 , 只剩下萧条残破的废池乔木 。 它们本是没有感觉的 , 但是词人将他们拟人化 , 因为它们是若干年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 , 战争中的恐怖 , 敌人的凶残 , 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 , 连无情的树木都在痛恨战争 , 那么人呢?
|《扬州慢》,姜夔为扬州谱写的独特的声音和符号,流传千古
本文图片

一个“厌”字 , 将词人对侵略者的痛恨 , 对人民的苦难同情 , 对国家的衰亡紧紧融合在一起 , 发人深省 , 当作者从巨大的哀痛中回到现实 , 再看眼前的扬州 , “渐黄昏 , 清角吹寒 , 都在空城” 。 词人听到的是清角之声 , 感到的是阵阵寒意 , 看到的是一片空城 。
者因为目睹扬州的衰败 , 萧索 , 词人陷入思考 , 不知不觉就到了黄昏 。 清角 , 号角声以动衬静 , 用于烘托扬州的荒凉萧索 。 “寒”字既是实写自然环境 , 也在虚写人的心中所生腾起来的寒 。
本来想看看繁华的扬州 , 但是战争的残酷让作者在黄昏之时看到萧索的空城 。 空城营造出了一种凄清无比的氛围 , 这个“空”字 , 是全词的词眼 。 而凄清的号角声在这座空城响起 , 提醒人们战争还没有结束 。
在空城中词人的情绪逐渐低落 , 我们看下片 。
|《扬州慢》,姜夔为扬州谱写的独特的声音和符号,流传千古
本文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