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书法的意义不仅在于富有个性的“散草”的创立 , 以及有关相应的结字、章法、用笔等方面的创造性的价值 , 而且还在于 , 启示现当代书家在继承深厚传统的基础上 , 如何与新的时代共同迈进 , 是否敢于并能够作出虽是循序渐进 , 但却是不断地突破性的变革 。
林散之童年即喜涂鸦 , 十四岁丧父 , 由笔者外祖父曾梓亭介绍 , 至南京跟张青甫学习工笔人物画 , 练就基本功 。 此后随乡亲范培开先生学习书法 , 范先生授以安吴执笔之法 , 双钩悬腕 , 中锋竖管 , 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 三十以后 , 由含山进士张栗庵引荐 , 负籍沪上 , 拜黄宾虹为师 , 得“五笔七墨”之秘 。 一九三三年 , 遵黄老“读万卷书 , 行万里路”教导 , 开始影响一生的万里之行 。
林散之晚年历数自己学书历程道:
余十六岁始学唐碑 , 三十以后学行书 , 学米;六十岁以后学草书 。 草书以大王为宗 , 释怀素为体 , 王觉斯为友 , 董思白、祝希哲为宾 。 始启之者 , 范先生;终成之者 , 张师与宾虹师也 。 此余八十年学书之大略也 。
秋水老师谓:“散老惯长锋羊毫 , 蘸水 , 后掭墨 , 力运笔端 , 墨注纸上 , 水墨交融 , 渗化洇散 , 有意想不到的情趣 。 锋长则弹强 , 含墨量多 , 他以娴熟的手法 , 提按转折 , 涩进疾阻 , 似欹反正 , 将倒复起 , 曲处见直 , 圆中寓方 , 浓纤长短适度 , 燥润枯湿合宜 , 但觉一片化机 , 满纸精彩 。
一九七三年十月林散之临米芾长卷《研山铭》
▼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一九七三年十一月林散之临米芾长卷《虹县诗》
▼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 |滨州市文化馆举办“五四青春歌会”献礼建团百年活动
- |手绘老唐山激活城市百年记忆
- |全球连线|青春力量 让百年藏族非遗传承焕发新生
- |百年前年轻人的日记本里,都写了什么?
- |“建团百年”主题邮票发行
- |百年藏族非遗项目在传承中焕发新生
- |百年前的今天,25位年轻人聚到一个竹棚里……
- 天津市曲艺团|百年芳华骆韵长 五代同堂展传承
- |山东村民挖出7米多长巨剑,重1500公斤,专家:此为百年前神器
- 独坐听风:季羡林的精神世界|《独坐听风:季羡林的精神世界》:体味国学大师的百年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