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之风格相近的巨然 , 其笔下的树木也以浓郁茂密为多 。 北宋赵令穰以《湖庄清夏图》、南宋赵伯骕以《万松金阙图》流传画史 , 作品虽然不多 , 但我们从其笔墨特征可以大致推测出各自笔下树法的独特口味 。
这就可以归纳出我上面的看法:成熟的画家对笔下景物的选择是有强烈偏好的 , 这种偏好是由画家各自的喜好所导致的 。 这也形成了个人不同的笔墨特征 , 并各有所长 。
本文图片
郭熙 早春图
以郭熙谈用笔为例 , 略作展开讨论 。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直接提出了画法“近取诸学书”的观点 , 这是画论中的一大创见 。 在此之前 , 南齐谢赫《古画品录》中著名的“六法” , 其中谈用笔说“骨法用笔”;荆浩《笔法记》谈用笔 , 则说“笔有四势 , 谓筋、肉、骨、气”
。 这些都谈得比较抽象 , 而“近取诸学书”的说法 , 直接指出了绘画的笔法取自书法 。 我以为郭熙所说的用笔 , 主要是指“使笔” , 即对笔的驱使驾驭能力 , 具体说是用笔的圆转熟练程度 。 所以 , 他强调的“转腕用笔之不滞” , “转腕”“不滞”是中心词 。 具体作品中 , 我们可以从郭熙画树发枝的方法去体会 。
笔者对郭熙的作品曾临摹过一段时间 , 其中一点很重要的体会是:当你专注于造型时 , 用笔往往迟滞无神;而抛弃了对形象的固定思维后 , 专注于以书法的用笔来画 , 反而能迅疾流利、生动自然 。 这就是郭熙强调的“转腕不滞”的用笔法门 。 正因为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这种程式语言 , 并且在作品中不断完善 , 因此也造成了他对枯树的偏爱 , 作品最终就被个人的笔墨偏好引导了 。
本文图片
郭熙树色平远图
这其实是一个关于画家技法上的短长运用问题 。 谈论短长的话题 , 使我联想到《世说新语》中的几则文字 。 《品藻》曰:“周弘武巧于用短 , 杜方叔拙于用长 。 ”《赏誉》载王仲祖称殷渊源:“非以长胜人 , 处长亦胜人 。 ”
此数语道人之短长 , 深可玩味 。 人皆有长 , 取长不如善用长 , 补短不如巧避短 , 发挥得好比拥有或改变还重要 。 看来历代山水大家都深明此理 , 或者说在实践中作出了准确的回答 , 在题材的选择上也充分发挥了各自的长处 , 善用一己之长 , 巧避一己之短 , 宁求偏而不求博 , 仅此足以名标画史 。
若将宋代及宋以前的山水与元代以后的山水作一番比较 , 我觉得 , 前者的笔墨是善于用长弃短 , 后者的笔墨则是敢于裁长补短 。 用长弃短 , 是将长处在作品中发挥到极限 , 追求作品的完美 , 更专注于作品;裁长补短 , 是将笔墨在技法中发挥到极限 , 追求整体的完善 。 所以可以说 , 宋及宋以前是作品的时代 , 元以后是画家的时代 。
这看似生硬的界定 , 竟与目前传世的真迹之现状极为吻合 。 进一层来说 , 从元代开始 , 中国画已经在悄然孕育一场不动声色但近乎悲壮的历史变革:画家作为人 , 从画面背后走向了画面之前 。 这场悄无声息的蜕变 , 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作品的外在宏美为巨大代价的 , 但它同时也赢得了人性、个性的全面激发 。
本文图片
黄公望水阁清幽图南京博物院藏
“画地乾坤在 , 濡毫胜负知 。 艰难同草创 , 得失计毫厘 。 ”杜牧的这几句诗 , 隐隐契合了我的一些感慨 。 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北宋山水画家的笔墨取向 , 我觉得可以用荆浩的“取象不惑” 。 荆浩《笔法记》曰:“气者 , 心随笔运 , 取象不惑 。 韵者 , 隐迹立形 , 备遗不俗 。
- |书画表敬意 笔墨颂山河
- |大千墨韵·薪火传承——宋闻鉴书画艺术展在京开幕-腾讯新闻
- |山西当代书画名家——陈巨锁
- |山水画《鸡脚山中》行笔奔放、化静为动,追山而走
- 曹俊|曹俊书画鹏城特展:中国传统绘画在世界艺术语境中的复活
- |【云帆头条】萧雨涵 壬寅春困集(兼书画)
- |四川张大千艺术中心,呈现‘大千山水画’的空间精神
- |揭东玉滘镇举办“奋进续新篇,喜迎二十大”书画展,助乡村文化振兴
- 书法|深汕特别合作区书画作品有奖征集启动!分儿童、少年、成年组
- 石涛|石涛:开拓山水画意境,有六个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