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还会帮我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培机构组织的亲子游学活动 , 我们只提供书院的场地 , 教培机构会配置一些劳动课程 , 带孩子们到农家随访 , 割麦子 , 到田地里劳动 。 我会在这期间给孩子们上一些写作课 , 志愿者会在一旁当助理讲解员 。
链接:志愿者眼中的刘亮程
8年间 , 刘亮程的木垒书院招募上百名文艺青年志愿者共享耕读生活 ,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喻雪玲就是其中的一位 。 为了完成20万字的刘亮程作品研究论文 , 她专程来到这里做了两个多月的田野调查 。 “日常生活中的节气、生死、方言、地理、历史等地方性知识 , 在刘亮程老师那里被赋予异常鲜活的生命力 。 他将地方经验与文本创作相结合 , 通过语言叙述再造着一个地方 。 这些也都为我的论文写作提供了重要思考方向 。 ”
2021年7月 , 喻雪玲为博士毕业论文写作联系到刘亮程 , 并作为志愿者在木垒书院耕读三个月时间 。
在拜访刘亮程之前 , 喻雪玲内心多有忐忑 。 因为尽管读了刘亮程的全部作品 , 但她了解的还只是一个文字中的刘亮程 , 不知在现实中该如何跟一个作家去相处 。 “见到刘老师后才发现 , 之前的担忧都是多余 。 刘老师温和儒雅 , 坦然真诚 , 柔和中透露着风骨和坚毅 , 身上有古代文人的气质和影子 , 令人不由心生敬重 。 ”
谈及木垒书院的生活 , 喻雪玲介绍:平时刘老师上午写作结束 , 会带她们几个志愿者在书院劳作 , 给他2岁的外孙女做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跷跷板 , 还带大家扎了一段看起来什么都挡不住的木头篱笆墙 , 给鸡铺了一条青砖小路 , 给兔子搭了一个窝 。
“立秋那天 , 刘老师还带我们用一个下午编织一只筐 , 期间教会我们选筐把、钐树条、削树枝、编筐 。 ”喻雪玲说 , 饭后散步时 , 刘老师会教她们识别草木药材、认识农具 , 还给洋灰渠水洞做一个拦坝 。
本文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 , 去年八月中旬有流星雨的时候 , 刘亮程带志愿者们在书房露天阳台观月看星座 , 讲了很多关于星空的常识 。 白露节气 , 刘老师跟大家一起摘菜晾晒 , 聊关于节气的事情 。 “我记住一句种菜口诀 , ‘水茄子、旱辣子 , 黄瓜沟里养鸭子’ 。 ”喻雪玲告诉北青报采访人员 , 九月份 , 菜籽沟播种冬小麦的时候 , 刘老师会跟她们讲冬小麦和春小麦种植区别 。
几个月下来 , 喻雪玲发现刘亮程会干的活太多了 , 而且样样精通 , 她时常觉得刘老师不写作也可以凭手艺过得很好 。
“说实话 , 相对于要写作的长篇论文 , 我更愿意跟随刘老师一起动手干活 。 ”喻雪玲坦言道 , 刘老师曾在《一个人的村庄》中写到:有些活 , 不干也就没有了 , 干起来一辈子干不完 。 他们跟刘老师干的活 , 多是“不干也就没有”的活 , 刘老师也不急于干完它 , “刘老师话不多 , 但句句有意思 。 说话跟他的散文语言是一样的 , 或者说 , 他说出来就是散文 。 ”
在木垒书院的耕读生活 , 让喻雪玲一下子回到曾经熟悉的生活中 , 简单、快乐又充实 。 早晨在羊咩声和拖拉机的轰隆响动声中醒来 , 散步时可以随手摘下一个苹果---她几乎尝遍每一棵树上的苹果 , 从苹果青涩尝到成熟香甜 。
宁静甜美的日常也有让刘亮程发火的时候 。 喻雪玲第一次见刘老师发火 , 是因为草木 。 新来的志愿者刚学会使用镰刀 , 过于兴奋 , 随手腰斩花草 , 把一棵长了一个夏天、已经半人高而且好不容易长老结籽的艾蒿拦腰砍断 , 没有及时清理 。 刘老师把所有志愿者叫到一起 , 发了一通火 , 这也是她唯一一次见刘老师生气 。 生活中 , 刘老师十分爱惜草木 , 平时连院子的一棵草都不愿意拔除 , 说草长着不会碍人的事 。
- 青铜大立人|青铜大立人戴的帽子叫天目冠,经过研究,专家还解开一个“谜”团
- 国企|中国烟草不吃香了吗?辛苦考上的“铁饭碗”,为何说辞职就辞职?
- |电烙铁尖上的绘画!武城七旬老人“火针刺绣”烙出大千世界
- |雕塑、哲学、书法:熊秉明的“三位一体”
- |春夏之交浪漫时节 各国“五月民俗”正当时
-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河北工程技术学院举办音乐会献礼建团百年
- 李白|人过五十,不管你多有本事,都要学会“做自己”
- 职业教育|面对高昂税收,公司做“两套账\还能坚持多久?
- 王铎|王铎:我不学苏东坡!
- 隋唐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尽显“隋唐韵” 尽展“河洛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