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王军:元大都的时空之轴(下)( 三 )


宋馥李:这应该和刘秉忠的知识体系是密切相关的 , 《元史》记载他“于书无所不读” , 他对《周易》一定有极大的偏好 。
王军:元朝的元就是“大哉乾元” , 元朝的名称就是这么来的 , 元朝第一个年号是“至元” , 也来自《周易》 ,这些制度都是刘秉忠制定的 , 他真是个高人 。 他是元大都的规划者 , 在其中倾注了他对中国固有文化的深刻理解 , 并将之化为都城平面布局的指示思想 , 这是十分伟大的 。 中国古代的营造 , 是经学与匠学的结合 , 这在元大都的规划中有着极为经典的体现 , 这是刘秉忠的伟大贡献 。
我在拙作中 , 以元大都北部取义乾坤二卦的健德门、安贞门为基点 , 画出联系左祖右社、太史院与城隍庙、崇仁库与和义库的三组建筑交叉连线 , 它们分别表达了乾坤二卦的卦辞 , 及“易有太极 , 是生两仪”、“乾坤成列 , 而易立乎其中矣”的哲学理念 , 这样的规划思想又被明清北京城所继承 。 你看 , 北京老城是这样规划的!它完美地体现了《周易》的哲学思想 , 这是最令我激动的学术发现 。
模数
宋馥李:元大都规划设计的模数体系 , 这部分非常有趣 , 应该说模数并非从元朝开始吧?应该是古代城市营造的一个基本手段?
王军:模数制是城市规划的基本方法 , 也是建筑设计的一个基本方法 。 根据冯时老师的研究 , 距今五千年的牛河梁遗址的圆丘和方丘 , 其圆丘之三圆 , 是用表示天地之和的比例来划定的 , 方丘之三重方形 , 是以内方为模数来划定的 , 即通过方的积累来表示大地 , 这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最早的建筑模数制 , 其中包含了极为深刻的文化意义 。
梁思成和林徽因两位先生最早发现了中国建筑的模数制 , 即宋代《营造法式》所称“以材为祖”之制 , 即以斗栱之横栱的截面为度量单位 , 令建筑的所有空间为其倍数或分数 , 生成乐律般的空间秩序 。 西方建筑则是用柱子的直径做基本的模数单位 , 即order , 一般翻译成柱式 , 所有的建筑空间都是它的倍数或者分数 , 这与中国的“以材为祖”的制度高度相似 , 是东西方通用的方法 。
这个发现 , 是梁思成、林徽因为东西方建筑史研究做出的巨大贡献 。 遗憾的是 , 今天一些人 , 既不懂何为“以材为祖” , 也不懂何为柱式 , 竟以为梁林二先生是以西方古典诠释中国古典 , 借以抬高中国建筑的地位 , 导致了中国建筑史研究之“悲剧” 。 这是多么可怕的误读啊!
|对话|王军:元大都的时空之轴(下)
本文图片

元大都十五个扩大模块(乾九坤六布局)分析图 。 王军/绘
宋馥李:天圆地方的构图 , 在城市规划也好 , 造器物也好 , 为什么处处都要体现?
王军:首先还是格物格出来的 , 我们为什么说天圆地方 , 这绝不是古人臆想出来的 , 我们需要用理工科的思维方式来回答这个问题 。 所谓天圆 , 并不是天长成那个样子 , 这在古代文献中说得是十分清楚的 。 “天圆”是测定时间的方法 , 古人是在一个圆周里测定天体的位置以获得时间 , 圆也就代表了天;那么“地方”呢 , 我们搞大地测量时 , 要“计里画方” , 打上矩网 , 立表参望 , 以测定空间 。 两个表杆的刻度差即水平高差 。 立表参望的两支表杆大约相距30米左右 , 因为30米是人眼能够看清细部的极限距离 , 在这个距离内能看清楚表杆上的刻度 。 如果看不太清楚 , 就拿个阴阳板 , 一边黑一边白来比划 , 然后标清楚刻度 。
你去看红旗渠 , 当年的老农民就用这种方法测量 , 解决一个大概七八公里只有一米多水平高差的测绘难题 , 就是通过30米30米这么一段一段来测的 , 不断积累这个方 , 所以“地方”就是来源于测空间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