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鹤山“80后”书画装裱修复师:让书画延续生命

观看视频
书画装裱修复师岳砚松祖籍河北 , 婚后在广东鹤山定居 , 是桃源女婿 , 算是一个“新”鹤山人 , 能说上几句不咸不淡的鹤山本地话 。 岳砚松自小受亲叔父影响 , 选择了装裱修复这一行当 , 一干就是20多年 。
新湖路在鹤山是一条并不热闹的街道 , 岳砚松工作的书画装裱修复工作室置身于较安静的街头 。 走进工作室 , 一股淡淡的浆糊味夹杂着木材香气扑鼻而来 。
|江门鹤山“80后”书画装裱修复师:让书画延续生命
本文图片
岳砚松在修复一张残旧的书画作品
岳砚松师傅神情专注地俯身在工作台上 , 正为一张残旧的书画作品进行着修复工作 。 “心力不刚 , 多中道沮废 , 行世过柔 , 则逆来顺受 。 为柔 , 月缺不改光 , 为刚 , 剑折不钝锋 。 ”这幅书法作品内容摘录自曾国藩的《挺经》 , 是原鹤山市文化馆馆长、书法家刘永广在二十四年前 , 受江门市作家协会主席张启雄嘱托书写 。 据了解 , 张启雄将这幅书法作品挂在家里最显眼的位置 , 借以鞭策自己 。 他谦逊的认为自身条件相对一般 , 看似柔弱 , 不被人看好 , 年少常被欺负 , 他从小就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 更学会自律 , 终在学业、工作、文学创作上均曾取得佳绩 。 他深谙刚可压柔 , 柔可克刚的道理 , 这一点 , 或能从张启雄的几部小说中可窥一斑 。 岳砚松认为 , 客人拿来修复的书画作品 , 就是要让它延续生命 , 必是客人认为有价值或有意义的 , 非常珍惜的作品 。
|江门鹤山“80后”书画装裱修复师:让书画延续生命
本文图片
“洗、揭、补、全”一气呵成
岳砚松动作利落干净 , 将书画作品“洗、揭、补、全” , 一气呵成 。 看似简单的工序 , 每个步骤都透露着技术含量和知识内涵 。 “书画作品修复 , 先要拼接再刮口 , 刮掉薄厚不匀的地方 , 然后进行全色 。 ”岳砚松介绍说:“全色最具技术含金量 , 包括接笔、补色两个部分 , 就是用笔墨将作品上失去色、残缺的地方补好 。 全色在整个修复工序中 , 起关键作用 。 要对作品还原 , 有些难度极高的 , 还要请来有丰富经验的书画家协助完成 , 使作品能艺术完整 , 呈现原有的观赏性 。 全色考验修复师傅的鉴定、动手和变通能力 。 ”
|江门鹤山“80后”书画装裱修复师:让书画延续生命
本文图片
“洗、揭、补、全”一气呵成
如有客人拿着名贵的书画作品来修复 , 岳砚松定会严阵以待 , 不敢假手于人 , 心里会想:“能修复这么贵重的作品 , 是令人兴奋的事 , 一定要严谨 , 不允许半点差错 。 ”回过头又预判一下:“作品有多少年份?所用材料能否驾驭?修复需要多长时间?哪个环节容易出错 , 万一某个环节出错如何补救等等 。 ”心里或多或少有些忐忑直至完成 。 要知道 , 搞不好赔了面子和声誉 , 搞坏了就赔大了 。 严谨的工作态度 , 让岳砚松几乎没有吃过亏 。
|江门鹤山“80后”书画装裱修复师:让书画延续生命
本文图片
岳砚松把两个亲弟带入装裱修复之门
人们常误认为 , 装裱修复只是一项相对简单的工作 , 在岳砚松看来 , 装裱修复是一个极精细的活 , 既是传统技术 , 也是一门艺术 。 在审美上更是有着较高的要求 , 可以说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 需要师傅在实践中对徒弟手把手传授经验 , 徒弟需在实践中不断累积经验 , 例如加多少胶 , 浆糊的浓度调多少等等 , 没有数据和标准可言 , 每一幅书画的做法几乎都不一样 , 全凭经验 。 岳砚松曾经过十多年的艰辛学艺 , 如今方能独当一面 。 据岳砚松统计 , 带十个装裱徒弟 , 最后能胜任修复的 , 有一个已不错 。 做修复的人 , 需要有责任心 , 对工作认真细致 , 加上后天还需长期磨炼 , 是一项孤燥无味的工作 , 只有沉得住气的人 , 才能干好修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