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萦损柔肠 , 困酣娇眼 , 欲开还闭 。
萦损:离别愁思的萦绕折磨 。 娇眼:柳叶的形态很像人的眼睛 , 这里可以说是词人由柳叶联想到了闺中的思妇 , 也可以说是用思妇的眼睛来比喻柳叶 。 苏轼将物与人合写 , 让人分不清本体和喻体 。
从物的角度来说 , 前四句写杨花 , 这三句则写柳叶 。 风吹柳叶翻来翻去 , 就像思妇因为受到离愁折磨 , 困倦时欲开还闭的眼晴 。
从写人的角度来说 , 前四句写章质夫离家游宦 , 这三句则写家中妻子对他的思念 。 她温柔的心肠遭受着离愁的萦绕折磨 , 累得困倦酣睡 , 眼晴想睁开又还闭上 。
梦随风万里 , 寻郎去处 , 又还被、莺呼起 。
莺呼起:唐人金昌绪《春怨》诗:“打起黄莺儿 , 莫叫枝上啼 。 啼时惊妾梦 , 不得到辽西 。 ”
在酣睡的梦中 , 妻子随风飘到万里之外 , 寻找郎君的去处 , 然而美梦却被啼叫的莺儿吵醒 。
上片最后的这几句 , 看似完全写人 , 没有写物 , 但我们依然可以将思妇看成是柳树的比喻 。 妻子对丈夫的思念 , 也是柳树对杨花的眷念 。 莺儿与柳树 , 也有潜在的勾连 , 只是苏轼这种了无痕迹的写法 , 要我们细细品味才能明白 。
本文图片
清人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卷五中说:“随风万里寻郎 , 悉杨花神魂 。 ”又说:“读他文字 , 精灵尚在文字里面;坡老只见精灵 , 不见文字 。 ”
词的上片 , 写物写人 , 浑然莫辨 。 写柳絮飘散四方 , 就是写章质夫离家做官 , 漂泊天涯 。 写柳叶随风翻飞 , 就如同思妇睡梦中欲开还闭的眼睛 , 继而过渡到思妇的梦境 , 将柳叶对杨花的缱绻之情写得十分形象 , 而这也是在写章质夫妻子对他的思念 。 如此莫测的笔法 , 真是“只见精灵 , 不见文字” 。
下片转入抒情 , 写词人对柳花飞散的同情 , 夹杂着伤春的情绪 , 暗含着苏轼对他这些遭受打击的朋友以及他自己的同情 。
不恨此花飞尽 , 恨西园 , 落红难缀 。
缀(zhuì) , 连结 。 苏轼在这里宕开一笔 , 说不恨杨花飞尽 , 然而杨花飞尽之时 , 也是春天将尽之时 , 那西园的繁花 , 也随着零落成泥了 , 这是一首说不出的痛 。
从苏轼自身的遭遇来说 , 他因为“乌台诗案”被贬也就罢了 , 最让他痛苦的是连累了朋友 , 有的朋友因为与他交往紧密 , 有的朋友因为营救他 , 都受到了牵连 , 这对于看重朋友的苏轼来说 , 内心无疑是非常愧疚的 。 这两句便暗含了这样的情绪 。
晓来雨过 , 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
萍碎:传说杨花“入沼池即为浮萍”(见《本草纲目》) 。 苏轼也自注说:“杨花落水为浮萍 , 验之信然 。 ”这当然不符合科学 , 但不影响诗意的表达 , 诗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
早晨一场雨过后 , 四处飞散的杨花去了哪里呢?都化作了一池细碎的浮萍了 。
柳絮随风飘散 , 浮萍随水漂流 , 在古诗词中 , 它们都象征着一种难以自主的命运 。
本文图片
春色三分 , 二分尘土 , 一分流水 。
三分春色 , 两分“零落成泥碾作尘” , 一分飘散入流水 。 正如那些美好的事物 , 那些美好的愿望 , 最终都被现实消磨干净 。
细看来不是 , 杨花点点 , 是离人泪 。
- 湛江|国内3个行业出现“用工荒”,正在找工作的朋友,不妨尝试一下
- |中华传统文化的典范-关帝信仰文化
- |书林|赵汀阳:我想对这个问题做一个哲学上的注解
- 孔子|孔子口中的大人、小人、女人,你懂了几个?
- 古榕|揭阳榕城名称是这样来的!千年古邑,人文蔚茂!
- |诗歌:我在父亲的山上望太空(外一首)
- |紫先生:紫砂壶是炒作的吗?
- |月亮呀月亮,你的裙子可以铺到世界的尽头吗?
- 大学生|毕业前后的差距太大,学生做梗图调侃自己,看完逗乐众多网友
- 贵金属纪念币|钱币收藏中的五大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