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读《留侯论》有感,苏轼如何总结张良成功秘诀?

公元1061年 , 二十五岁的苏轼在科举考试时一口气写下气吞山河的《进论》而里面的一篇叫《留侯论》的文章引起了考官的高度赞许 , 由此开启了学而优则仕的青云之路 。
这篇《留侯论》是他史论文的代表作品 , 长期得到了高度评价 。 明代杨慎在《三苏文范》卷七中说:“东坡文如长江大河 , 一泻千里 , 至其浑浩流转 , 曲折变化之妙 , 则无复可以名状 , 而尤长于陈述叙事 。 留侯一论 , 其立论超卓如此 。 ”
苏轼|读《留侯论》有感,苏轼如何总结张良成功秘诀?
本文图片

留侯论
此后的评论家针对此文纷纷给出评价 , “此文若断若续 , 变幻不羁 , 曲尽文家操纵之妙 。 ”、“忽入忽宾 , 忽浅忽深 , 忽断忽接、而纳履一事 , 止随文势带出 , 更不正讲 , 尤为神妙 。 ”《评校音注古文辞类纂》
全文就张良在桥上遇见黄石公“纳履受书”这一传说加以评论 。 过去一般认为张良后来之所以能够协助刘邦用兵夺取天下 , 多亏了这本书 。 而苏轼则认为黄石公给张良的教益 , 不在于赠书 , 而在于通过“纳履”来考验启发张良 , 使他学会“忍小忿而就大谋”的道理 。 张良最终获得重大悟性 , 并在以后影响刘邦制定的战略 。 终于战胜了项羽 , 成就了重大基业 。 苏轼这篇文章很典型的体现了苏轼文章风格 , 纵横捭阖、雄于辩论的特点 。 能在前人未涉及到的观点处着手 , 并将传统观点推翻形成新的观点 , 且让人惊叹扶起 , 颇有颠扑不破之感 。
苏轼|读《留侯论》有感,苏轼如何总结张良成功秘诀?
本文图片

苏轼
从开篇苏轼就认为豪杰与普通人是不同的 , 这种不同就表现在能忍与不能忍 。 “匹夫见辱 , 拔剑而起 , 挺身而斗 。 ”因为他们缺乏远大理想 , 而豪杰之士被辱 , 却能够“卒然临之而不惊 , 无故加之而不怒 。 ”因为在这些豪杰心里 , “所挟持者甚大 , 而其志甚远也 。 ”接下来 , 苏轼认为 , 黄石公的事情真假并无什么奇怪之处 , 并且“其意不在书” , 而在于张良的内在涵养与智慧 。 这种智慧让他在日后的磨砺中能够可以成就大事:“夫老人者 , 以为子房才有余 , 而忧其度量之不足 , 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 , 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 ”因此这种品质在日后的楚汉之争中逐渐影响了整个战局的发展 。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 , 而项籍之所以败者 , 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惟不能忍 , 是以百战百胜 , 而轻用其锋 。 高祖忍之 , 养其全锋 , 以待其毙 , 此子房所教也 。 ”
苏轼|读《留侯论》有感,苏轼如何总结张良成功秘诀?
本文图片

楚汉之争
由此可见 , 张良的“忍术”已经影响了整个大局 , 直接作用于刘邦这个团队 。 成就大汉江山的首功归于张良 , “非子房其谁能全之?”司马迁作《史记留侯世家》之时 , 猜测张良一定是“魁梧奇伟”的英雄面貌 , 及至在采访中见到了张良画像 , 却“状貌如妇人好女” , 这很让习惯于把英雄豪杰概念化、脸谱化的人们感到意外 , 司马迁似乎也为张良没有“魁梧奇伟”的相貌而有些失望 , 遂用“以貌取人 , 失之子羽”来打圆场 。 其实 , 英雄豪杰本没有一定的模式 。 张良体弱多病 , 虽功高盖世 , 却只是“运筹策帷帐中” , 未曾冲锋陷阵、攻城略地 , 不同于韩信、樊哙、周勃之流的武夫 。 此人外柔内刚、绵里藏针 , 能忍常人所不能忍 , 多次在关键时刻为刘邦作出正确决策 , 天下大定后又功成引退 , 避免了“飞鸟尽 , 良弓藏;狡兔死 , 走狗烹”的悲剧 , 真大智者也 。 张子房 , 一位“状貌如妇人好女”的奇男子 , 一位兼具阳刚阴柔之美的伟丈夫 。 东坡先生说得好“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 这不正是张子房之所以是张子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