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一个追月光的人,一个美丽的错觉,一场跨时空的对话( 二 )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一个追月光的人,一个美丽的错觉,一场跨时空的对话
本文图片

第一句是对时间的交代 , 第二、三句是对地点和事件的简述 , 第四句纯粹是景色的描述:“庭下如积水空明 , 水中藻、荇交横 , 盖竹柏影也” 。 接下来便是两句反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最后总结一句 , 以为结尾“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一问一答 , 将全文的主旨交付到了一个“闲”字之中 , 也为前文清明的月色涂抹上了一层情感的色彩 , 使之成为了一种心情的外化 。
全文不足百字 , 叙事简洁 , 写景如画 , 苏轼以及其精炼的文字写出了夜游承天寺的情况 , 形象地描绘了承天寺的月夜景色 , 透露出苏轼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一个追月光的人,一个美丽的错觉,一场跨时空的对话
本文图片

阅读这篇短文 , 仿佛觉得它不是用笔墨写成的文章 , 而是用浓情深意绘制的一幅幅生活的、自然的和心理的生动图画 , 如潺潺流水淌过山石 , 弹出的是一种清新的曲调 , 给人以无限美好的享受 。
在这篇游记中 , 苏轼正是以他在承天寺赏月这种真情实感来描绘承天寺月夜景色的:庭下如积水空明 , 水中藻、荇交横 , 盖竹柏影也 。 月光笼罩下的承天寺庭院 , 犹如一潭清澄的积水 , 竹柏在月光中投下的影子好像这清澄的积水中纵横生长着的一些水草 。
苏轼用曼妙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清澈透明 , 充满了光与影的和谐、动与静的和谐的境界 。 这一境界 , 既是承天寺月夜景色的自然和谐之美的生动写真 , 同时也是作者与同心友人徜徉于美好月色中 , 由于一时忘却了仕途的得失而感到怡情悦性、胸无尘俗的真实心境的写照 。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一个追月光的人,一个美丽的错觉,一场跨时空的对话
本文图片

文中最美的 , 便是不足二十个字的描写月色的语句:庭下如积水空明 , 水中藻、荇交横 , 盖竹柏影也 。
诗人感觉自己恍如身在梦境 , 觉得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 。 水是无色透明的东西 , 虽然是实实在在的事物 , 看上去却仿佛什么都没有 , 月光不也正是如此吗?
苏轼感觉当下的庭院里 , 仿佛注满了澄澈明净的月光之水 , 而且水中还有许多交错在一起的水草呢 。 在如水的月光的浸染下 , 苏轼眼前的一切都仿佛充满柔情 , 这柔情恰似一洼积水 。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一个追月光的人,一个美丽的错觉,一场跨时空的对话
本文图片

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觉 , 只有真正与景物融为一体的时候 , 诗人才能够捕捉到这种稍纵即逝的艺术直觉 。 可以说 , 苏轼完美地捕捉到了生活中美好的动人瞬间 , 也为古代游记增添了一篇惊艳时光的美文 。
文章结尾处 , 苏轼紧承前文连发两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他以反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 , 实际上是说 , 明月无时不有 , 竹柏到处都生 。 显然 , 苏轼已冲破了形格势禁的狭小界限 , 而神驰于整个天下的月色之中了 。 这就使文中描绘的境界不但在范围上无限地扩大了 , 而且在层次上也无限地加深了 。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一个追月光的人,一个美丽的错觉,一场跨时空的对话
本文图片

苏轼面对无限的空间和广阔的地域抒发胸中深沉的感慨:明月时时有 , 竹柏处处生 , 只不过是少有像他和张怀民这样的有闲情逸致的人去欣赏、领略罢了 。 也只有像他们这样的人 , 才能去发现、领略这种自然和谐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