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一个追月光的人,一个美丽的错觉,一场跨时空的对话( 三 )


文章末尾这一句 , 把苏轼所要排遣的种种情绪 , 全部委婉含蓄地收束其中 。 苏轼用诗一样的笔触 , 描绘了月色之美 , 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 , 同时也流露出遭贬生涯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 这篇只有八十余字的文章 , 好像一首清冷的月光曲 , 每个音符都闪耀着银色的寒光 , 倾诉着苏轼皎洁而悲凉的情怀 。
很明显 , 苏轼在这里是以“闲人”自居的 。 然而 , 这自居 , 实际上又不过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宽慰 。 作者有才莫展 , 有志难伸 , 因而才有了这种领略自然美的闲情 , 这样看来 , 所谓“闲人” , 又是无尽人生苦味的饱尝者 。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一个追月光的人,一个美丽的错觉,一场跨时空的对话
本文图片

苏轼这位“闲人” , 在夜阑人静的时候见到月色的美好 , 与好友携手赏月而心情惬意 , 不过是他在对自然美的欣赏中排遣宦海失意的无限悲凉而已 。 因此 , 苏轼这最后的抒怀 , 与其说他在慨叹自己可怜地落得了一点欣赏美景的闲情更确切些 。
显然 , 这是他在强颜欢笑中发出的一声悲叹 。 这一声悲叹 , 使文章中描绘的月色融融的境界立即弥漫了一层浓重的悲凉气氛 。 这一境界 , 正是苏轼对人生感到空漠 , 于感伤中寻求安慰和解脱 , 欲排遣反沉重的真实心境的具体体现 。
苏轼在最后一句中只是抒发他胸中的深沉的感慨 , 并无一句直接描写客观景象的文字 。 但是 , 欣赏者却能借助前文对庭中月色的描写和自己的生活经验 , 在想象和联想中构成一幅空间广漠、地域无边、月色空明、气氛凄清的生动画面 , 并从中体会到一种深长不尽的意味 。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一个追月光的人,一个美丽的错觉,一场跨时空的对话
本文图片

一个优美的错觉 , 使这篇短文成了一首借景抒情、意蕴隽永的散文诗 , 成了一篇优美的抒情游记 。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为我们创造了充满诗情画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 , 读来动人心扉 。
虽然这篇文章距今已有将近一千年的时光 , 但今天的我们在读完文章后 , 依然会被文章中浸润人心的文字感动 , 仿佛是苏轼面对面地在和我们娓娓而谈 。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一个追月光的人,一个美丽的错觉,一场跨时空的对话】苏轼把一切想要言说的话语 , 都融进了一片奇异皎洁的月光之中 。 毫无违和感的时空对话和毫无时间隔离感的文字亲和力 , 也是使这篇文章永葆青春的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