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中华|陈铁民:与中华书局往来杂忆( 二 )


|我与中华|陈铁民:与中华书局往来杂忆
本文图片

《史记》(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全十册)
读研究生期间 , 根据古典文献的专业特点 , 经导师同意 , 我们四个古典文献研究生 , 选定《高适岑参诗选》作为毕业论文题目 , 四人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编注 。 稿子后来交给了中华书局 , 经编辑审阅后 , 认为达到出版水平 , 但由于当时中华尚未出过诗选一类书 , 所以又由编辑部出面 , 将稿子推荐给人民文学出版社 , 这以后正赶上出版社开始审查以往的出版物和文化大革命 , 出版业务停顿 , 所以稿子直到1985年才出版 。
文革期间 , 中华书局搬到王府井文联大楼办公 。 大约在1974至1975年 , 中文系领导安排我与另两个教师 , 还有两个72级工农兵学员、一个北京水磨石厂工人 , 驻到中华书局 , 做《〈孟子〉批注》的修改定稿工作 。 我们七个人同住在文联大楼第四层的一间大屋里 , 工作、睡觉都在此 , 吃饭则到大楼旁中华、商务合办的食堂 。 当时我们三个教师的分工是 , 我负责全书译注的修改定稿 , 另两个教师则负责全书所有“【批判】”的修改定稿 。 此书1976年6月由中华书局出版 , 内部发行 。 这书自然是“批林批孔”的产物 , 不值得称道 , 但其中的译注 , 也并非没有可取之处 。
1979年 , 我曾应中华书局古代史编辑室之约 , 点校了梁章钜的《浪迹丛谈 续谈 三谈》 。 当时编辑室所约只是点校前两种书 , 后来我在北大图书馆发现了《浪迹三谈》 , 征求过编辑室的意见后 , 决定加上它 , 一起点校出版 。 此书1981年出版 , 先后印了三次 , 共两万多册 , 2014年又签了新的出版合同 , 准备以后续印 。 记得1981年前后 , 曾见过不止一家别的出版社也出《浪迹丛谈》一书 , 但其后并未见过它们重印 , 看来是被中华版的《浪迹丛谈》淘汰掉了 。
《浪迹丛谈 续谈 三谈》(历代史料笔记丛刊)
中华书局的《文史》杂志1978年复刊 。 它主要发表古代史的研究论文 , 也发一些古典文学的研究论文 。 当时《文史》只有两、三位编辑 , 都是研究古代史的 , 缺少古典文学编辑 , 所以大约在1980年 , 《文史》的负责人吴树平就邀请我帮助审阅古典文学论文 , 这样我就当起了《文史》的业余编辑 。 当这个编辑纯粹是义务帮忙 , 并不给开审稿费 , 只是送一些中华新出的书以表谢意 。 当时《文史》最年轻的编辑李解民负责跑腿 , 定期到我家中(在北大蔚秀园)送稿和取稿 。 但他们并不是把所有收到的古典文学论文都送给我看 , 而是只送来经过初选后觉得有发表希望的论文 , 而且我感到当时任业余编辑的好像不止我一人 。 我现在记得的经过我审阅后发表的论文有吴小如关于《诗经》、陈贻焮关于杜甫、徐公持关于曹植的论文 , 还有吴企明、葛晓音的论文等 。 1983年吴小如先生决定调到《文史》编辑部工作 , 虽然人事关系尚未转到中华(听吴树平说吴先生准备等提教授的正式批文下达后再办理调离北大的手续 , 但后来又决定调到北大历史系 , 不去中华了) , 但已接手《文史》的编辑事务 , 所以我就辞职了 。 北大中文系的人大都不知道我曾当过《文史》的业余编辑 , 吴先生也不知道我是他的前任 。 后来 , 我当过多年的《文史》编委 , 也在《文史》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 其中有一篇长达七、八万字 , 载于2011年第2辑 。
中华书局1995年出版了《二十五史精选精译》一书(吴树平主编 , 精装六册 , 332万字) , 其中有两史(新、旧《唐书》)是我翻译的 。 我知道古文翻译并不容易做好 , 所以工作态度是认真的 。 每译一篇传记 , 都找本史与他书中的有关资料与本传记对读 , 务求将传记中所涉及史事的来龙去脉弄清楚 , 然后才下笔 , 因此译文的“信”“达”两项 , 大抵是能够达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