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博物馆文创,让古老文物变“生活密友”

【编者按】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 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的力量” 。 近年来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诉求的增加 , 博物馆以越来越丰富、立体的展示和呈现形式走进大众生活 。 其中 , 博物馆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 , 成为一大亮点 。 作为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方式 , 精彩纷呈的文创产品让人们体会到“国宝不止一面” , 成为连接博物馆与社会大众、增强文化记忆、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 。 新时代 , 博物馆文创该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各大博物馆做了哪些探索 , 未来有怎样的发展方向?让我们一起关注 。
文物|博物馆文创,让古老文物变“生活密友”
本文图片

▲北京天坛公园“天坛拾光”文创空间打造的饮品 。 (图片来自光明日报)
文创雪糕、考古盲盒、国风节目……近年来 , 丰富多样的文化创意产品一次次“出圈” , 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借由这一载体“飞入寻常百姓家” 。 其中 , 各大博物馆积极投身 , 创新开发出极具特色的文创产品 。 作为青年文化新消费的组成部分 , 博物馆文创产品正在一次次迭代升级中绽放光彩 , 释放出文创IP的强大“磁力” 。
文化为本、守正创新 , 文博珍品皆可“潮”
故宫博物院的紫禁暗香疏影梅鹊小夜灯唯美浪漫;敦煌研究院的琵琶镜梳礼盒精巧玲珑;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青铜小分队”系列盲盒憨态可掬;苏州博物馆的唐寅创意茶泡趣味十足……文旅融合背景下 , 各大博物馆积极盘活馆藏资源 , 通过文创开发让文物“活”起来、“潮”起来 。
“仕女乐队手办盲盒以‘彩陶坐姿伎乐女俑’为原型 , 凭借生动的造型、逼真的神态成为文创爆款 , 受到年轻人喜爱 。 ”河南博物院文创办主任宋华介绍 , 近年来 , 河南博物院秉持“守正创新”“动态文创”“精致美学”理念 , 致力于打造文创精品 。
“消费者品尝‘金面具巧克力’时 , 首先需要扫描二维码 , 选择参考的黄金面具图 , 再用镊子等附赠的小工具对金色面具进行‘修复’ , 享用美食的同时又能感受文物修复师的乐趣 。 ”三星堆文创工作室设计总监俸世雄认为 , 优质文创最重要的是“守正出奇” , 在尊重历史和文物的基础上 , 凭借创意打动人心 。
文物|博物馆文创,让古老文物变“生活密友”
本文图片

▲消费者在体验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考古巧克力 。 (图片来自光明日报)
中国国家博物馆经营开发部副主任、国博(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晓云认为 , 博物馆文创开发设计有三个层次的诉求 。 第一层是从馆藏出发 , 让最广泛的人群通过文创对博物馆文物产生兴趣;第二层是在原创设计上不断突破创新 , 把传统美学融入现代设计中;第三层则是“以史育人、以文化人” , 让青少年群体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 , 成为中国优秀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 。
“博物馆开发优质文创产品 , 既顺应时代发展 , 也是适应大众需求的自然趋势 。 但是 , 从产品的使用价值看 , 并不是所有文创产品都能满足消费群体的实际需求 。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波认为 , 如果不考虑产品的实用性、独特性 , 把文物元素机械、粗放地复制到各类文创形态中 , 容易造成产品的同质化、表面化 , 也难以真正体现文化内涵 。
以文为本 , 创亦有道 。 为了避免同质化设计、提升产品品质 , 许多博物馆纷纷组建起文创孵化团队 , 为文创设计注入鲜活力量 。 中国国家博物馆曾举办“国博衍艺”青年文创体验营活动 , 邀请了5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设计师参与产品研发;河南博物院延伸产品文化内涵 , 打造“传统服饰创新实验室”和“文创生态实验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