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马拉专栏:100集川剧剧本往事(上)( 二 )


这些剧本的原始抄件 , 像粒粒海盐 , 藏在重庆市文化研究院辑编的这套100集汪洋巨涛中 。 文研院坐落在重庆图书馆枇杷山历史资料部书库原址 , 100集剧本排在资料室书架上 , 比窗外长江珊瑚坝外面河道上一艘小船还要长 。
刘德奉院长说:“我们研究院的前身川剧研究所 , 原来是西南川剧院的一个研究部门 , 后来慢慢分离出来 。 这套书里面的剧本 , 最早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搜集了 , 是胡度、李行、胡天成等几代川剧前辈学者的心血 。 后来我们也到处收了一些 。 四年前 , 我们觉得这些纸质剧本不便保存 , 不易翻看 , 就申请专项基金进行了数字化处理 , 全部扫描成照片 。 ”
但把剧本扫描了 , 只是把旧问题 , 变成了一个新问题 。 “扫成照片后 , 只是把剧本从书柜里面躺起 , 换到电脑里面去躺起 , 只是换了个方式 , 还是没法呈现 。 我们就想到去公开出版 。 找出版社一测算 , 说正式出版要1000万 。 ”
这个钱 , 比1957年重庆潼南籍川剧名旦廖静秋拍电影《杜十娘》怒沉的百宝箱还贵 , 他们出不起 , 就另外想招 。 “市里面有一个出版基金 , 我们就叫出版社去申报 , 还要分批 。 第一批申报 , 他们申报了100万 。 申报的时候 , 我也去了的 , 那些评审的专家学者 , 我们都很熟 。 他们开玩笑说:全市总共才300万 , 你出那个剧本 , 就要用100万 , 那全市另外的项目 , 还有啥子搞呢?而且你做了一期 , 后头还要接到做 , 简直就是个无底洞 。 而且你那个剧本集出版了之后 , 只有做交流用 , 有没得人买 , 还是个问题 。 结果我们就没整成 。 ”
他们还是不甘心 , 就土法上马 。 “剧本是扫描完了的 , 我们也比较熟悉资源 , 就安排了院里十个工作人员 , 花了两个月时间重新编辑、分类、整理 , 找了一家大学的排印公司 , 一书一印 , 就搞出来了 。 消息发出之后 , 效果还很好 , 当时很多单位都想要 。 我们送不起 , 只有他们自己拿钱来印 , 相当于他们自己付纸张和印刷费 , 我们出版子 。 结果重庆图书馆印了一套 , 长寿图书馆印了一套 , 印一套也就2万多块钱 。 因为不是正式出版 , 属于内部印刷 , 我们也无法拿去评奖 , 但一个原汁原味的东西 , 印出来了 , 就有利于传播 。 ”
那么 , 出不起2万多块钱 , 又想看看这套剧本的人 , 怎么办呢?院里面的资源信息部主任李祎女士说:“搞研究的专家学者 , 川剧爱好者 , 好奇的读者 , 一是可以到我们院里来查阅 。 还有我们的网站正在改版 , 下一步就可以把这套100集剧本的电子版放上去 , 任何人都可以查看 。 印在书上的剧本照片是黑白的 , 我们本来是彩色扫描的 , 放网上就是彩色版 , 原生态 , 看的人多了 , 也是培养川剧人才 。 ”
2.箱底
这套100集川剧剧本 , 只是院里面典藏的重庆文化档案的一部分而已 。
刘德奉说:“这套剧本文献 , 时间上最早是1905年晚清 , 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 。 因为我们这个机构有个艺术档案的功能 , 我们搜集的剧本 , 都是过去艺术家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 这几年我们花了不少钱去收各种戏剧文献 , 都收到成都那边去了 。 不光是戏剧 , 所有作家艺术家的 , 我们都收 , 包括老书信、老手稿、老照片、老唱片 。 老唱片有民国时百代公司的黑胶 , 也有后来出的塑料薄型唱片 。 为了听那些老唱片 , 我们还专门到中兴路去买了个老唱机 。 ”
一些老艺术家、老学者 , 都把毕生压箱底的珍藏翻出来了 。 刘德奉说:“重庆杂技团的老团长何天宠 , 把私人照片2000多张 , 全部捐赠给我们了;剧作家阳晓把自己早期所有的手稿和后期出的电子文档 , 也给我们了;重庆工商大学的傅德岷教授 , 他写的长篇小说和编写的著作 , 手稿一摞摞的 , 包括他收集的170多封名家的信 。 秦牧、碧野 , 沙汀 , 也捐给我们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