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里面一些老先生 , 个人藏书很多 , 一辈子看书、写书、爱书 , 退休以后 , 还是觉得书放在院里面最安全 。 “都捐给我们了 , 我们给他们一个弄一个房子陈列起来 , 不分散 , 三个老先生就有三个陈列室 , 用他们的名字来命名 。 比如我们老所长胡天成 , 著名的傩戏(仪式戏剧之一种)专家 , 他的仪式化戏剧研究 , 在全国都是权威 。 他最先也是川剧编剧 , 50岁以后研究傩戏 。 他的专著《仪式戏剧通览》 , 由市里面的出版基金在西师出版社出版 , 共12卷600万字 , 是个大工程 , 交稿三年多了 , 编审难度大 , 到现在都还没有编完 。 除了藏书 , 他的手稿和学术资料 , 都全部收藏在我们这里 。 文化委系统确定的四十来位老艺术家 , 我们要一个人给他们出一本书 , 一个人拍一部专题片 。 ”刘德奉说 。
3.时尚
现在看川剧的人不多 , 来院里面查阅川剧剧本的读者和专家 , 就更少了 。
刘德奉说:“现在连写个川剧评论文章的人都没得了 , 从四川找到重庆 , 可能也只薅得到十几二十个人 , 你说着急不着急?去年我们就针对川剧没得人来研究的现象 , 还承办了一届国家艺术基金川剧理论人才培训班 , 全国各地都有人来 , 有40个人参加 。 开个班好了一点点 , 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 , 因为很多人也是行外的 。 但毕竟还是开了个头 , 总算有人来参与了 。 我们就用课题的形式 , 前年就做了一个“沈铁梅川剧艺术表演研究” , 同时到重庆来参与的大约有20个人 , 又用七个月写了一本20万字的论文集 , 从各个方面来研究沈铁梅 , 也是国家课题 。 ”
这本论文集针对重庆“梅开三度”的“川剧皇后”“川剧唱腔第一人”“川剧女状元”沈铁梅 , 对其声腔、做功、行当、人物和形象 , 从多维视角进行研究 。
刘德奉说:“著名川剧剧作家魏明伦老师就说过:‘沈铁梅在川剧唱功上超越了有旦角以来的所有演员 , 超越了前辈’ 。 现在年轻人不看川剧 , 是不懂 。 我敢说 , 只要他肯来剧场 , 坐下来 , 绝对会被川剧迷到 , 被搞定 。 现在一到假期就有人办这种班那种班 , 孩子们动不动就学钢琴啦 , 舞蹈哦 , 都是首选 。 我曾经鼓动他们说 , 你们怎么不办戏曲班呢?比如京剧呀 , 川剧呀 , 昆曲啊!他们说你那些老古董有谁来学哟!马上就很抵触 。 我说你们错了 , 你没想到 , 一个戏曲 , 里面有舞蹈 , 有音乐;有身段 , 有眼神;有朗诵 , 有文学 , 啥子都有 , 有些经典的川剧剧本 , 完全就是诗情画意 。 你要把戏曲学到了 , 那就享受一辈子 。 都说女孩子学了芭蕾气质好 , 其实学了戏曲更是 , 走起路来那完全是穿花拂柳 , 风在飘 , 水在流 , 非常美 。 你要办这么一个戏曲班的话 , 孩子们进去了 , 那才是综合性的素质教育 。 他们只想到戏曲是古老的 , 复杂的 , 但没想到也可以是很现代的 , 时尚的 。 ”
明天请看:100集川剧剧本往事(中)
作者:马拉
【马拉|马拉专栏:100集川剧剧本往事(上)】编辑|谢兵
- 井陉|魅力井陉:建设中的马拉松赛道北防口段!
- |【签约诗人(作家)专栏】周朝晖诗词精选
- |姜方专栏|他乡秋殇
- |青未了|kiss the rain专栏:春风未歇
- |名家专栏|高建群: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我的杨家岭采访本
- |青未了 | 魏军专栏:真情,总会感人
- |致母亲|晁淑华专栏:我的母亲
- 甘志勇|致母亲|甘志勇专栏:母亲节里梦见娘
- |【粗品聊斋】卢明专栏|评《魁星》
- 紫檀|翡翠的产地很多,危地马拉的翡翠,为什么不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