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 , 中国古典诗词特别注重利用意象营造意境 , 使景与情相交融 , 达到抒情的效果 。 无论古今 , 诗词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抒情达意” 。
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 , 江枫渔火对愁眠 。 姑苏城外寒山寺 , 夜半钟声到客船” , 诗人运用了月落、乌啼、霜、江枫、渔火、钟声等意象 , 使景物一静一动、一明一暗 , 营造了一种清幽寂远的意境 , 抒发了诗人落寞、怅惘的心情与心境 。 还有柳宗元著名的《江雪》“千山鸟飞绝 , 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 , 独钓寒江雪” , 可以想象一下 , 自然界万籁俱寂 , 没有一点声音 , 只有一叶小舟在江水上静静地漂泊着 , 只有一个孤零零的老人披着蓑衣在江上独钓 。 有人说它是一首山水诗 , 诗中有山、有小船、有渔夫 , 还有江水;还有人说这是一首抒情诗 , 作者抒发的是一种悠然自得而又孤芳自赏的情趣 。 不管它是山水诗还是抒情诗 , 但我们能感觉到 , 诗人仅仅用了20个字 , 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冷清的画面 , 其实抒发了一种极度失落、极度绝望的人生感喟 。 类似这样的诗词还有很多 , 它们用词凝练 , 意境含蓄悠远 , 诗画合一 , 形象生动 。
中国古典诗词善于写景抒情 , 以景烘托气氛或营造意境 , 这种创作意在追求言已尽而意未完的效果 , 追求意境的营造 , 让人产生无限的联想 , 可谓“此中有真意 , 欲辨已忘言” 。 就如“才下眉头 , 却上心头”般含蓄的表达相思之情 。 这也是诗词不同于其他文学样式的一个最大的特点 。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抒情的民族 , “一切景语皆情语” , 古人们特别注重以写意的方式来抒发人的感情 。 它不同于西方民族以写实的手法来表现宏大史诗般的叙事 , 它短小精悍 , 内容丰富 , 同时又富于美感 , 熔于情感 , 便于记忆、背诵 。
如李白著名的诗句“白发三千丈 , 缘愁似个长 。 不知明镜里 , 何处得秋霜” , 以夸张浪漫的手法 , 表达怀才不遇的情感 。 同时 , 它通俗易懂 , 不需要注释 , 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喜闻乐见 , 人们甚至还经常使用它 。 如表现顽强的精神 , 会联想到“野火烧不尽 , 春风吹又生”;在游山玩水中看到瀑布 , 总会想到“飞流直下三千尺 , 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景象;甚至每当读到“慈母手中线 , 游子身上衣 。 临行密密缝 , 意恐迟迟归”时 , 总能唤起我们更深一层的感受 , 常读常新 。
这就是诗词不同于小说、戏剧、散文等其他文学样式的原因 , 也是其他文学样式无法比拟的 。 可以说 , 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难以言说的巨大魅力 , 更是一种艺术的魅力 , 这种艺术的魅力一直到现在都吸引着我们 , 它如寻常家话一般 , 深藏于人群之中 , 与人们心心相印 , 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
◎本文原载于《人民政协报》(作者康震) , 图源网络 ,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 |道家四大智慧思想
- 荀子日课|荀子日课448丨话要会说,才达到沟通效果
- |中国移动2个珍贵号段,被称“老板号”、“古董号”,是哪些?
- |“漫塑老顽童”王增丰解读“漫塑之美”
- |日课丨朱子读书法77 读书如同吃中药
- |夜读丨茅盾:白杨礼赞
- |投资珠宝是智商税?《天天向上》专家解读珠宝鉴定妙招
- |今日主播:袁媛(青年学者)丨罗伯特·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
- |紫牛荐书|穿越神界与现实的廊桥情缘,中国版“廊桥遗梦”来了!
- |亚坤夜读丨梨花风雨处(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