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家谱知识】阅读老家谱你会断句吗?( 二 )


例如清人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 , 则难者亦易矣;不为 , 则易者亦难矣 。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 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 , 久而不怠焉 , 迄乎成 , 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 吾资之聪倍人也 , 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 , 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 , 岂有常哉”
当然 , 我们在抓虚词标志断句时 , 也要注意灵活性 , 如“生乎吾前 , 其闻道也 , 固先乎吾 , 吾从而师之”一句 , “乎”用在句中同“于” , 是介词 , 词性变了 。 “也” , 用在句中舒缓语气 , 可点断 , 也可不点断 。
三、特殊句式断句
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 , 如:“何……之有”;“如……何”;“唯……是……”;“非唯……抑亦……”;“不亦……乎”“何……之为”;“无乃……乎;“可得……欤”;“得无……乎”、“者……也”等 , 可以帮助断句 。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 , 不要把它们拆散 , 可以减少断句失误 。 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
四、修饰断句
古人写文章 , 十分讲究对仗工整 , 讲究对应 , 讲究互相照应 , 好用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 , 这也为我们正确断句提供了条件 。 我们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断句 , 常常是断开一处 , 接着便可断开几处 ,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 , 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 , 一般来说 , 它们分属两句话 , 应当从中间断开 。 例如《愚公移山》:“汝心之固 , 固不可彻 , 曾不若孀妻弱子 。 虽我之死 , 有子存焉;子又生孙 , 孙又生子 , 子又有子 , 子又有孙 , 子子孙孙 , 无穷匮也 。 ”
又如:海口《博抚支族谱原序》曰:
“尝思国之有史所以纪一朝之统绪家之有谱所以叙一族之源流” 。
借助修饰断句的方法 , 正确的断句为:
“尝思 , 国之有史 , 所以纪一朝之统绪;家之有谱 , 所以叙一族之源流 。 ”
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