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去博物馆啊!啊!( 二 )


现在兰州成立了敦煌研究院 , 做了很多复制窟 。 拍下高清照片 , 科学布局、置于相应位置 , 完全按照窟的真实大小复制出来 。
比如我一直很想看但没机会看到的敦煌285窟 , 它也叫“万神殿” , 其中有道教的神 , 有婆罗门古代印度的神 。 还有从佛教慢慢蜕变 , 古印度神逐渐演变成希腊式大乘佛教的神后 , 又变成西域式的神、中国的神 , 各种神都有 , 后来才终于在复制窟得见样貌 。
另外 , 也许以后VR技术真正发展到了一定程度 , 我们戴上VR眼镜 , 就可以尽量感受看现场文物的感觉 。
当然 , 这些复制品跟原作还是差别很大 。 比如敦煌壁画的原作带有立体感 , 它使用了许多矿物质颜料 , 带有的金属光泽 , 那简直无法替代 。 不过我觉得即便没有这种最顶级的享受 , 看这些复制窟 , 你起码也能知道它的比例、形状、内容、布局构图是什么 。
就像也许你没尝过最豪华的顶级法餐 , 可从快餐式的法餐里 , 你也大概知道那类味道是什么了 。
02.
然而 , 现场的“气场”无可取代
看理想:现在出不去、看不到真品 , 只能通过复制品或是一些影像来了解 , 我们损失了什么?
姜松:我们经常看展的人说 , 真的物件它有一种“气场” , 它有历史的信息在里面 , 很像一座仿古建筑和一座真的古建的区别 。
比如 , 真人(和假人)我们可能第一眼能看得出来 , 也能很明显感觉得到 。 有趣的是 , 我之前去山西大同 , 有好多新修的仿古建筑 , 我就发现上面一只燕子都没有 , 可其他的古建筑上面全是燕子 , 连鸟儿都知道哪个是老建筑 , 哪个是新建筑 。
我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 , 那是不是新建筑上面有油漆味呢?其实这些仿古建筑已经建成好长时间了 , 但燕子就是能分出来 。 所以在真品和仿制品之间 , 即便是高度模仿 , 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
|好想去博物馆啊!啊!
本文图片

《现代离婚故事》
更不要说照片和真迹的差距 , 那简直是两样东西 。 这种真正文物的气场 , 是其他的媒介很难transform(转移)的 。
有一次我去晋东南看一幅宋代壁画 , 本来只能看照片 , 偶然赶上了一个特殊庆典开放才得以一睹真迹 。 本来照片已经很精彩了 , 可是这壁画运用了沥粉贴金的工艺 , 照片完全拍不出立体感来 。 壁画上的沥粉贴金 , 就像奶油蛋糕最后的装饰步骤奶油花一样 , 使用的工具也差不多 , 挤出来的效果也跟奶油花似的立体 , 最后再贴上金箔 , 你想想这得有多么灿烂 。
很多原作的欣赏 , 也像这样受到材质的影响 , 甚至视频都拍不出原作的质感 , 比如中世纪那些Altarpiece(祭坛画) , 很多背景也是用金箔或者马赛克贴出来的 , 你变换一个角度 , 它也会随着光线不同呈现出流光溢彩的变化 。
所以我觉得 , 尽可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 我们还是去看看原作 , 即便你觉得那就是一幅平面作品 。 通过媒介去了解文物和亲身接触 , 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欣赏方式 。 当然这都不阻碍我们去了解这个文物背后的信息 , 可是从观看角度来说 , 完全是两个不同的action(活动)了 。
【|好想去博物馆啊!啊!】03.
文物也许很脆弱 , 文化不是
看理想: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 , 去年您谈过的饱受战火困扰的阿富汗文物 , 您会不会觉得很无力 , 觉得这些文物很脆弱呢?或者说也许文物是脆弱的 , 但文化不是这样 。
姜松:非常认同 , 这也是我这几十年来一直绞尽脑汁在想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