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甘肃武山手工制陶人:守望窑火数十载 留住古老技艺

武山|甘肃武山手工制陶人:守望窑火数十载 留住古老技艺
本文图片

2022年3月 ,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洛门镇赵碾村张家兄弟展示手工陶器 。 (资料图) 薛小瑞 摄
中新网兰州5月19日电 (薛小瑞)在渭河流域的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 , 这里出土的彩陶瓶饰纹有鱼纹型、鸟纹型、蛙纹等 , 陶器的颜色主要以砖红色为主 , 陶质细腻、硬度高 , 做工精细 。
在当地 , 有一门手艺传承了几千年而没有间断 。 在武山县洛门镇赵碾村村民的手中 , 诞生了一件件朴素而实用的土陶器皿 , 这就是手工制陶技艺 。
张元林、张彦林是堂兄弟 , 是赵碾村目前仍在制陶的艺人 。 从他们收集的来自本地古窑址的一些陶器残片上可以看出 , 有类似石岭下类型的变体鸟纹 。
当地的宋家窑等古窑时至今日仍在发挥余热 。 古窑址背靠的山间 , 沉积了大量优质的红黄黏土 , 非常适合制作陶器 。 围着宋家窑走一遭 , 就会发现到处是陶器碎片 , 这也是赵碾村手工制陶技艺的历史 , 上面留有当地的乡土记忆 。
“村里世世代代都有人制陶 , 85岁的父亲也是自小就学会烧窑制陶 。 ”张元林说 , 这里有一层叠着一层的古窑址 , 积累着几千年的岁月沉淀 , 还有细腻、纯净的红黏土 , 是个适合制作陶器的地方 。
武山|甘肃武山手工制陶人:守望窑火数十载 留住古老技艺
本文图片

如今的赵碾陶器主要以瓦盆、茶盏、陶碗、花盆等为主 。 (资料图) 薛小瑞 摄
张元林还说 , 赵碾村陶瓷以黑陶为主 , 黑陶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 , 需要找土、晒土、碾末、备料等20道工序 。 制作一件成品陶器往往需10天左右 , 这样烧出来的陶器具有黑如漆、明如镜、硬如瓷、声如磬四大特点 。
建在古窑址上的一间土坯窑洞内 , 文化堆积层至今清晰可辨 。 张元林和张彦林将一块偌大的黄泥团 , 放置水泥板上 , 用手不停地揉捏 , 泥土里的杂质被剔除后 , 制成的陶坯细腻平滑 。
接着 , 他们将捏制好的黄泥团放置在转动的陶车上 , 通过双手的拿捏和控制 , 不到几分钟一个陶罐的泥坯便完成了 。
如今的赵碾陶器主要以瓦盆、茶盏、陶碗、花盆等为主 。 但也由于手工制作陶器时间周期长、工序复杂、劳动强度大、收入低等原因 , 当地许多年轻人不愿学艺 , 传承千年的土法制陶技艺亦面临后继乏人的问题 。
【武山|甘肃武山手工制陶人:守望窑火数十载 留住古老技艺】守望窑火几十年 , 张家人还在坚守 。 “世代制陶的赵碾村 , 如今只剩下我们一家还在制陶 , 希望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 ”张家兄弟说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