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这间“不熄灯”的老城厢办公室里,有道不尽的故事……

隔离|这间“不熄灯”的老城厢办公室里,有道不尽的故事……

文章图片

隔离|这间“不熄灯”的老城厢办公室里,有道不尽的故事……

文章图片



【隔离|这间“不熄灯”的老城厢办公室里,有道不尽的故事……】

本轮疫情中黄浦“最难啃”的梦花街区域 , 正在慢慢恢复往日的正常生活 。 在这里有一群人 , 始终在疫线值守 , 与疫情鏖战 , 他们就是老西门街道转运工作联络组的成员 。
从新冠疫情发生以来 , 他们就开始承担楼栋封控、人员转运、居家管理等各类防疫工作 , 两年多的时间里 , 不时加班通宵奔赴一线处理突发状况是工作常态 。 而本轮疫情以来 , 他们更是聚焦转运战场 , 开启了连续工作模式 。

每天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走进他们的办公室 , 电话声此起彼伏 , 不绝于耳 。 “希望您配合我们的工作 。 ”是转运组成员每天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
有一段时间 , 老城厢的新增感染数位于高位 , 处置需要以快制快 , 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阳性感染者和密接人员的转运、隔离等处置措施 。




转运联络组成员火力全开 , 每天近20小时坐在办公桌前 , 数千条消息及来电 , 他们要逐一梳理和落实 。 他们为需要转运的居民建立台账 , 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电话、住址 , 基本信息一应俱全 , 基础病情况、个人其他补充情况等 , 也事无巨细地列出 。 “前期工作越细致 , 居民也会越配合 , 转运工作才能更好落实 。 ”组长施瑾如是说 。
应转尽转 , 是指挥部提出的工作要求 , 但实际转运中会遇到各种问题 。 “比如 , 社区、隔离点、闭环转运车 , 这三方之间的沟通联系看似简单 , 其实十分复杂 。 ”沈剑告诉记者 , 面临新的挑战 , 他充分发挥三年来养成的经验 , 用耐心去化解一个个难题 , 全力保障密接人员应转尽转、日清日结 。

最“棘手”的难题 , 这样解决

即使每天处理各种问题 , 但对于转运组来说 , 依然有最“棘手”的难题 。 比如 , 方舱里亲子舱床位有限 , 如果当天没有开舱 , 就需要先把居民转去临时隔离酒店 , 等到亲子舱开了再申请 , 这就需要一直持续追踪 。
为此 , 每晚联络组都要守到最后一刻 , 等当天所有人都确定入住 , 做完相应的信息维护 , 才能结束一天的工作 。




比起阳性人员的转运 , 密接的转运情况更为复杂 。 “我不想转走 , 我想居家”“我不要去这里 , 太远了” , 根据下发名单联系密接时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 每当此时就需要一遍遍与当事人协调沟通 , 施瑾笑言 , “感觉我们这像后台客服部 , 此起彼伏的电话声、劝导声 , 政策解释、情况分析、隔离点情况介绍……”
“坐在办公室里 , 拨出的电话是一串串数字 , 但这背后却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 一件件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施瑾坦言 , “将心比心才能换得真心 , 宁可我们多费功夫事先多沟通、多确认 , 把潜在的不确定都搞清楚了 , 才能保障每一个居民的顺利转运 , 而留给现场转运员的压力也会小一点 。 ”

她们 , 坐着坐着就瘦了

在转运组的办公桌上 , 除了电脑、电话、密密麻麻的笔记 , 就是水 。 宋琦说 , “早上工作开始后 , 大家不再离开位子 , 然后手和眼睛盯着电话和电脑 , 再一抬头 , 经常已经临近下午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