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深山发现明代石刻!遗址清晰可辨

潭头镇二刘村人刘沂春是明代进士 , 著名的“铁面侍郎” , 长乐地方史料一直有刘沂春在二刘村读书处的记载 。 近日 , 福建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刘传标带队 , 在二刘村山里找到刘沂春读书处“出云书斋” , 石刻犹存 , 遗址清晰可辨 。
|长乐深山发现明代石刻!遗址清晰可辨
本文图片

柴刀开路翻山越岭
刘传标介绍 , 刘沂春为明崇祯七年甲戌科进士 , 授浙江省乌程县知县 。 刘沂春接任后 , 政绩突出 。 当时乌程士民都说:“自建县以来 , 只有马(思理)、刘(沂春)二公不愧是爱民的父母官 。 ”刘沂春后迁任刑部司寇 , 因直言进谏、坚持公道得罪权臣而遭罢官返乡 , 史称“铁面侍郎” 。 最初时 , 刘沂春是在其父刘以孚设于二刘村云岩洞的“出云书斋”读书 。
《长乐金石志》中记载:二刘村猫椆山 , 有“出云岩”三字题刻 , 旁刻“崇祯壬午年 , 施壮午书 。 开山圣哲 , 刘以孚勒 。 ”除此之外 , 又有“云门、学醉、玄尚、咽石、云窝、圣哲”等石刻分布于周边 。 “出云岩”石刻尚有近照 , 其余六者已无人问津 , 沉影山林 。
|长乐深山发现明代石刻!遗址清晰可辨
本文图片

读书处清晰可辨
考察队先后在巨石周边发现了“学醉”与“玄尚”两块石刻 。 其中 , “学醉”石刻位置背阴且避雨 , 故免于侵蚀 , 保存完好 。 “玄尚”石刻则镌于一石洞之上 , 朱漆早已剥落 , 布有苔藓 , 略经清理 , 仍能辨别其字形脉络 。
|长乐深山发现明代石刻!遗址清晰可辨
本文图片

在随后的寻找过程中 , 考察队并未发现《长乐金石志》所记载其余四块石刻的踪迹 , 但一段人造石阶吸引了队员们的注意 。 顺石阶而上 , 出现数面墙基 。 刘传标意识到 , 这便是此行所寻找的刘沂春读书处遗址 。
尽管墙体被野树荆棘遮挡 , 但经过初步清理 , 依然能够看出其基本面貌 。 建筑至今保留着清晰的整体框架 , 除了空间较大的读书室 , 还搭配了相应的功能性场所 , 如水井、澡堂等 。 据此 , 不难想象当时刘氏父子及其门生在此学习和生活的场景 。
据了解 , 二刘村历史上先贤辈出 。 南宋庆元年间 , 朱熹寓居龙峰岩期间 , 受到二刘村乡亲热情接纳 , 让理学在此地蔚然成风 , 影响深远 。 自古以来 , 二刘村士子辈出 , 由宋至清 , 共走出76名进士 。 刘氏大宗祠前 , 成排的旗杆碣彰显着二刘村曾经的荣耀 。
另外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为加强对传统历史文化的保护利用 , 深度挖掘长乐建县1400年以来的丰富历史 , 长乐和平街建设指挥部着手开展田野调查 , 足迹遍布长乐各街道和乡镇 , 收集反映当地历史文化脉络的相关资料 , 包括古建筑、古井、古籍、族谱、古碑、古石刻等方面的相关照片、扫描件或实物 。
【|长乐深山发现明代石刻!遗址清晰可辨】来源:最美长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