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城咏园:线上文创带火京绣“绿码”( 二 )


5月20日 , 直播上线 , 两个传承人用同一个主题展示传统技艺 , 这个主题就是“绿码” 。 在直播中 , 刘晓雅用一个多小时 , 绣了一幅京绣“绿码” 。 瓷器无法现场制作 , 李可明将制作好的豆绿小马带到镜头前 , 为观看的网友讲述汝瓷的传承故事 。
|北京东城咏园:线上文创带火京绣“绿码”
本文图片

刘晓雅在直播中绣了一幅京绣“绿码” 。 屏幕截图
线上空间更加广阔
“在最初 , 冰裂纹其实是烧制瓷器时的残次品 , 是由于瓷器的胎体和釉层热胀冷缩的幅度不同而造成的 。 宋代的时候 , 文人士大夫认为这是一种很有美感的形态 , 所以冰裂纹慢慢成了汝瓷的一大特色 。 ”
在直播间里 , 李可明向网友介绍汝瓷的历史和故事 。 通常 , 在线下的活动中 , 会展示更多实际操作的内容 , 而且受众相对较小 , 一场小规模的活动 , 也就七八个人左右 。 但在线上 , 空间变得无限大 , 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技艺 , 也更容易吸引年轻人 。
李可明展示的豆绿色汝瓷小马 , 其实是传统汝瓷制品的变形 , “我们每年都要创作生肖作品 , 小马其实就是根据以前的生肖形象改造而成的 , 而豆绿 , 其实也是汝瓷的传统颜色 , 以前人们更多了解的是天青色 , 这次活动 , 也让更多人知道汝瓷中也有别的颜色 。 ”
|北京东城咏园:线上文创带火京绣“绿码”
本文图片

非遗传承人们做的“绿码”小挂件 。 受访者供图
刘晓燕展示的京绣“绿码” , 也是经过精心选择的 , “其实都是特别简单的技巧 , 零基础的人 , 通过一两个小时的学习和观看 , 也能掌握 。 而当观看者们掌握了一些简单技巧时 , 就会更容易对传统技艺产生兴趣 。 这也是非遗活化的一个途径 , 在以往 , 我们在咏园的非遗空间中举行的活动 , 也都是这么做的 。 ”
把文创活动搬到线上 , 使得咏园这个文创园区的边界 , 变得更加广阔了 。 咏园项目负责人介绍 , 他们正在筹备更多的活动 , 在马上到来的端午节 , 以及6月11日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他们还会连续举行非遗展示活动 , “在严格执行防疫政策的同时 , 也让生活变得更有滋味 。 ”
新京报采访人员 周怀宗
【|北京东城咏园:线上文创带火京绣“绿码”】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