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总是相互激发、相互吸引|爱默生诞辰219周年( 三 )


|天才总是相互激发、相互吸引|爱默生诞辰219周年
本文图片

飘摇亭 , 爱默生的花园凉亭
由布朗森·奥尔科特设计 , 奥尔科特和亨利·梭罗建造
爱默生返家后 , 梭罗主动提出去瓦尔登湖边林地上建立一座棚屋 , 开始“故意过一种独处的生活” 。 几年后 , 以这一段生活为素材 , 他写出了《瓦尔登湖》 , 成为美国文学与思想史上不朽的名篇 。 但终其一生 , 与爱默生不同 , 梭罗从未摆脱过贫困的威胁与折磨 。 因为肺病发作 , 他在穷困潦倒中逝去 , 年仅45岁 。 爱默生在他的追悼会上说 , 要到若干年以后 , 美国人才会意识到他们失去了一个何等优秀的儿子 。
梭罗19世纪50年代曾出版《康科德和梅里马克河上一周》 , 该书刊印 1000 册 , 可是售出寥寥无几 , 其余的他只好抱回家收藏在阁楼之上 。 “我家有个图书馆 , ”梭罗以冷峻的语气调侃说 , “其中绝大部分书都是我自己写的 。 ”另外 , 谈到梭罗因为拒交人头税而被判入狱 , 作者考证当时的治安官是梭罗的朋友 , 情愿替他代为交纳却遭到严词拒绝 。 据说当爱默生前来探望时曾责怪他:“为什么要到里面去?”不料梭罗却大声回答:“你为什么还站在外头?!”最有趣的一则铁事 , 是梭罗临终时 , 家人要他忏悔 , 劝他与上帝和解 。 他却半开玩笑地说:“不记得曾经和上帝争吵过 。 ”
注:本文系American Bloomsbury: Louisa May Alcott, Ralph Waldo Emerson, MargaretFuller, Nathaniel Hawthorne, and Henry David Thoreau: Their Lives, Their Loves,Their Work(2006)一书书评 , 文中“作者”指该书作者Susan Cheever 。 本文节选自《葡萄为何愤怒》 , 浙江古籍出版社 , 2021年11月 。 作者授权转载 。
《爱默生传:激情似火的思想家》
|天才总是相互激发、相互吸引|爱默生诞辰219周年
本文图片

(点击书封 , 即可购买)
[美]罗伯特?D?理查德森 著 , 陈建刚 译
“美国的文艺复兴领袖”
洞悉美国精神文化内核
★入围探照灯4月好书榜
★当当新书热卖榜第一
★《纽约时报》年度图书
★荣获美国历史学家协会帕克曼奖
★入围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决选名单
美国学界公认的经典传记
基于大量未发表手稿、信件及私人日记写就
收录爱默生及家人珍贵影像资料
Goodreads网站高分推荐 , 读者五星好评
《梭罗传:瓦尔登湖畔的心灵人生》
|天才总是相互激发、相互吸引|爱默生诞辰219周年
本文图片

(点击书封 , 即可购买)
[美] 罗伯特·D.理查德森 著刘洋 译
国内首部权威传记
美国历史学界最高奖得主的传记代表作
获梅尔切图书奖、森林历史学会奖、科罗拉多研讨会奖
在这本传记中 , 作者重新梳理了梭罗的大量私人日记与创作手稿 , 勾勒了梭罗的思想历程及成长经历 , 还考察了他与爱默生、玛格丽特?富勒、沃尔特?惠特曼等人的友好往来与思想交流 , 以及他对当时的社会政治事件的关切与贡献 , 从而在19世纪的语境中对其一生的心灵轨迹进行综合审视 。
理查德森曾这样写道:“传记始于性情的神秘 , 在叙述中活着 , 目的却是超越它 , 达到‘复活’ 。 ”他认为 , 阅读并了解梭罗 , 是为了重新发现内心的野性与自由 。 而梭罗说:“每个生命 , 就像每一阵风一样 , 都在‘记录着自我’ 。 ”梭罗是 , 理查德森是 , 你和我也是 。
|天才总是相互激发、相互吸引|爱默生诞辰219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