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总是相互激发、相互吸引|爱默生诞辰219周年

2022年5月25日是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诞辰219周年纪念日 。
“没有历史 , 只有传记 。 ”爱默生曾这样说道 。 在两百多年后的今天 , 我们能够通过阅读他的传记 , 了解他天才般传奇的一生 , 以及天才与天才之间相互的吸引与交往 , 从他们之间的交友中 , 窥见20世纪美国文学与思想的发展轨迹 。
|天才总是相互激发、相互吸引|爱默生诞辰219周年
本文图片

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1803-1882) , 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超验主义哲学家 , 是确立美国精神文化的代表人物 , 新英格兰超验主义的代表人物 。 被誉为“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 。
康科德的放纵生活
文/杨靖
20世纪20年代 , 在伦敦附近的布卢姆斯伯里(Bloomsbury) , 一帮文艺青年自发形成一个小团体 , 其中包括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E.M.福斯特 , 传记作家列顿·斯特拉奇 , 画家瓦内萨·贝尔 , 经济学家凯恩斯等人;另外 , 哲学家罗素以及诗人T.S.艾略特也是俱乐部常客 。 “布卢姆斯伯里团体” , 用凯恩斯的话说 , 堪称“精英的聚会”:他们以其智性的品格和怀疑的精神 , 反抗传统 , 特立独行 , 对当时的英国社会习俗和文化模式都产生了相当影响 。
“康科德 , ”亨利·詹姆斯曾说 , “是美国最大的一个小地方 。 ”当超验主义处于鼎盛时期 , 先后在这里工作、生活过的文艺家包括:爱默生、梭罗、霍桑、奥尔科特父女(哲学家奥尔科特及小说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玛格丽特·富勒、皮博迪小姐;往还此地的还有诗人惠特曼、小说家梅尔维尔、哲学家皮尔士 , 以及邻近城市波士顿的名流如朗费罗、洛厄尔、霍姆斯以及亨利·詹姆斯等人 。 短短几十年间 , 一大批日后被誉为“美国文学经典”的作品在这里诞生:《瓦尔登湖》《红字》《小妇人》《白鲸》《草叶集》等等 。 此外 , 还有难以计数的随笔、政论文、演讲稿、回忆录和日记 。 没有哪个年代 , 或在别的任何地方 , 能见到天才如此集中地爆发——苏珊·契弗引用福基博士的话说 , 因为天才总是相互激发 , 相互吸引 。
|天才总是相互激发、相互吸引|爱默生诞辰219周年
本文图片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1832-1888)
小说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后来在《超验的放纵》(Transcendental Wild Oates , 1873)一文中曾总结道 , 超验主义理想的幻灭 ,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个世界还未来得及做好准备 。 他们当中大多数人 , 包括爱默生在内 , 都具有梭罗所说的高尚思想(high thinking) , 但却缺乏实际的才干 。 他们有许多改造社会的宏大计划(像爱默生所说 , 新英格兰人人身上都怀揣一份社会改造书) , 可到头来连自己的温饱都成了问题 。 以霍桑为例 , 一开始他兴致勃勃加入了里普利牧师创办的“布鲁克农庄” , 对乌托邦的社团生活充满憧憬和幻想 , 可很快便感受到了生活的严酷和梦想的破灭 。 后来在爱默生的襄助下 , 才得以“逃离”农庄在康科德居住下来 。
其实受到慷慨资助的岂止霍桑一个 。 这一帮超验俱乐部的成员 , 几乎都曾不同程度地受过爱默生的恩惠 。
奥尔科特是著名的教育改革家 , 因为《与儿童谈福音书》(1836)触犯上流社会禁忌 , 遭到波士顿舆论猛烈抨击 , “神庙”学校被迫关闭 。 爱默生向他发出邀请 , 并代为支付全部搬迁费用 , 终于使得他全家在康科德安顿下来 。 后来 , 又是爱默生承担国际旅费 , 资助他去英国考察国民教育与社会状况 。 回国以后 , 雄心勃勃的奥尔科特在朋友资助下 , 变卖家产创办“果园农庄” 。 滑稽的是 , 这一班超验主义哲学家在播种以后 , 成天大谈宗教道德和人性问题 , 最终导致颗粒无收 , 只好灰溜溜返回康科德 。 奥尔科特被迫变卖家产清偿债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