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获得“终身成就奖”最高殊荣:文学重创新,有创新就好( 二 )


本文图片

台湾洪范繁字版《钦天监》
因为《钦天监》 , 我才注意到出版于1884年的经典《平面国》(Flatland: A Romance of Many Dimensions) 。 此书讲述的是平面世界的“人物” ——是的 , 女人是直线 , 中产是等边三角形 , 多边形越多边越专贵 , 趋近圆形的就是至尊无上的祭司 。 作为专业人士的正方形是小说的叙述者 , 游历过三维世界后回到平面国 , 禁不住到处宣讲越出平面的福音 , 终于成了妖言惑众的人民公敌 , 有口难言的阶下囚 。
《平面国》的故事原型 , 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 为什么洞穴里的人不愿相信洞外有一个阳光灿烂万马奔腾的世界?柏拉图认为人类受限于此世的感官能力 , 要追求真理 , 必须以抽象的哲思来超越 。 《平面国》则认为它的几何人物甘于愚昧有其他原因:社会阶级微妙地互为制约 , 想像力与智慧一旦危及掌权者的地位与利益 , 波动社会的稳定结构 , 便无可避免受到排斥与打压 。
《钦天监》以清代康熙年间 , 幼童周若闳进钦天监学习工作直到退休的故事为主线 , 书写意图避开权术游戏 , 追求真知的天文门生 , 惘惘的威胁却始终来自牢固的帝皇体制与党派斗争 。
|西西获得“终身成就奖”最高殊荣:文学重创新,有创新就好
本文图片

《平面国》第六版封面
邓正健在一篇书评里说 , 《钦天监》给“李约瑟难题”(为什么中国早年发达的科技 , 没有促成现代科学和工业革命?)下了一个绝妙的注脚;而小说朴素的愿望 , 却是在政治纷扰以外 , 划出一方余裕 , 让老人能跟小孩抬头仰望星空 , 闲话家常 。 西西自言想写一个“有趣的故事” , 笔法也举重若轻 , 但《钦天监》史料之厚实、叙述之迂迴驳杂 , 这“闲话”更像是一个令人目不暇给的博物馆、路径曲折的花园迷宫 。
|西西获得“终身成就奖”最高殊荣:文学重创新,有创新就好
本文图片

爱德温·A·艾勃特(Edwin Abbott Abbott, 1838—1926)出生英国教育世家 , 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剑桥大学 , 廿六岁即担任英国名门学校City of London School的校长 。 艾勃特著作甚丰 , 内容包括神学、莎士比亚文学以及古典文学(拉丁文和希腊文)研究等 。
回头说 , 《平面国》的作者艾勃特(Edwin A. Abbott)是一位英国教师 , 书里附有不少插图 , 帮助读者转换视点 , 理解不同维度(直线国、平面国)里的生活 。 这部社会讽刺小说相当惹笑 , 同时又可以读成趣味几何学的入门书 。
木马文化版的中译里 , 附了难攻博士的一篇推荐文 , 感叹理工文史的教育分工 , 夭折了兼具感性与理性的创作发展 , 但他传达的主要是一种在地的焦虑:“百年后的华人社会 , 也没有人能写出另一本像《平面国》这样的奇书 。 ”在香港文学传统里 , 我倒是想到好些例子 , 比如董启章得到科幻小说英语译作奖的《地图集》(1997);而西西的文学探索 , 则一向带着跨越文类与学科界限的精神 。 《哀悼乳房》(1992)便是一部由自身疾患出发 , 结合了学习与实践的治疗行动记录 , 在感性的抒怀以外 , 引入了养生、建筑、翻译、缝纫、电影等等不同范畴的话题与知识 , 不一而足 。 西西自创“缝接”一词 , 说的既是皮肉缝合的医学技术、跨领域的沟通法门 , 更是其叙述策略的自我指涉 。
知识的区块切割 , 牵涉到观者的视界 。 叙述视点是小说家的重要技法之一 , 在西西的作品里 , 更是认识论的根基 。
如果《钦天监》是一部历史小说 , 它也同时探问历史书写的透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