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工侔造化 , 格追高古
——读钱惠芳七律二首
广西演艺职业学院 冯仲平
近读《滏漳诗苑》2021年第4期刊载钱惠芳七律《游武陵山大峡谷》《虞山点将台》 , 不意女子竟有如此豪放刚健之作 。 两首诗所写题材不同 , 《游武陵山大裂谷》写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 , 《虞山点将台》写凝聚着历史沧桑的社会景观 , 通过形象的刻画与逼真的描写 , 形成自然美景与社会景观的交相辉映 , 营造出一种刚健高古的独特风格 , 给人以崇高悲壮的审美感受 。 兹引《游武陵山大峡谷》如下:
瑶宫锦缎落人间 , 十里云崖一线天 。
绝壁悬崖鹰筑室 , 奇峰耸翠鹿登仙 。
薄刀岭刃削穹汉 , 石夹门沟眺蜀川 。
草木有情山不老 , 灵眸处处化诗笺 。
首联以浪漫的彩笔凭空挥洒 , 借助奇特的想象呈现了武陵山大峡谷的绮丽景象和整体风貌 。 诗人欲表现大峡谷之奇 , 第一句没有直接描写对象的形状 , 而是用神话中的“瑶宫锦缎”来比喻烘托 , 一下子就点燃了读者的好奇心 , 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以仰观的视角、带有强烈动态的字眼“落” , 使读者产生美景“忽然”而来的视觉效果 。 第二句采取远观与俯视相结合的视角 , 将大峡谷的十里景观尽收眼底 , 给人一览无余的宏观效果 。 “十里云崖一线天” , 其辽远与高险的特点跃然纸上 。 在作品的结构上 , 诗人采取了先总后分的方式营造 , 颈联“绝壁悬崖”承“十里云崖一线天” , 而“鹰筑室”一语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 让读者如身临其境般具体体会绝壁悬崖之高耸奇险 , 有如李白《蜀道难》“畏途巉岩不可攀 。 但见悲鸟号古木 , 雄飞雌从绕林间”的奇特感觉 。 “奇峰耸翠鹿登仙”承“瑶宫锦缎”句而来 , 具体地描绘了大峡谷的山形和植被特点 , 形象地渲染了景观幽深、绮丽的画面 。 首颈两联 , 采用交错起承的方式 , 将语言结构结合得紧密无间 。 腹联将目光从绝壁、奇峰慢慢移开 , 先以“薄刀岭刃”承上继续描写山峰之高耸的同时 , 特别使用了比喻的方式突出了峰岭如刀刃般的形状特点 , 进而采取将目光向上移动的视角 , 赋予静态的山峰以动态的特征 , 山峰如刀刃般直刺苍穹 , 营造出立体感与运动感相交融的艺术效果 。 而“石夹门沟眺蜀川” , 则把目光投放到更加广阔的空间区域 , 由点到线 , 由线到面 , 转而形成了一幅深远、辽远、旷远的宏伟画面 。 尾联“卒章显志” , 凡名山大川 , 不仅是纯粹的自然景观 , 因为与人类的关系 , 遂带有了人的情感内涵 , 《论语》载孔子语:“知者乐水 , 仁者乐山;知者动 , 仁者静;知者乐 , 仁者寿 。 ”自是将作为主体的人之情感寄托于客观的自然山水之中了 。 草木有情 , 青山不老 。 既是对山的描绘与赞美 , 更是对人生的体味与感悟 。 在诗人的“灵眸”观照之下 , 自然山川就是美的存在 , 山川的起伏变化 , 江河的激荡流淌 , 本身就是美妙的天然诗篇 。 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有名言曰:“艺术即直觉 , 直觉即表现 。 ”这句话是他整个心灵哲学的组成部分 , 也是他美学体系的核心论点 。 艺术家在观照对象的同时 , 审美创造活动就完成了 。 由于诗人“灵眸”的作用 , 自然到处都是盎然的诗意和美妙的诗篇 。 接下来讨论《虞山点将台》 , 兹引作品如下:
- |诗路花雨|冯仲平:托物言志,超逸绝响——读刘文娟《咏蝉三绝》
- 丝路花雨|舞剧《丝路花雨》艺术的必然与时代的必然
- |青未了|清风杨柳杏花雨
- |《丝路花雨:诞生》:以出版人的方式致敬经典
- 甘肃|编辑手记 |《丝路花雨:诞生》:以出版人的方式致敬经典
- |乡村振兴公益歌曲《黄花雨》MV在宝鸡首发
- 杏花|【清明特辑】又是一年杏花雨‖周虹秀
- 春雨|深院无人,空锁满庭花雨
- 清明|梨花雨后逢清明
- |三月不赏桃花雨,怎知崆峒春几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