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高低的征服者鲁先聖-读他的《原上树》

|文学高低的征服者鲁先聖-读他的《原上树》
本文图片

第一次读鲁先圣的作品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 散文中他透出了睿智与哲理 , 读后让人深思或唏嘘不已 。
在我的手中就有鲁先圣散文集《原上树》 , 此书由评论家蔡世连先生作序 , 在序言《寻找自己的那方林间空地》中蔡世连先生叙述了人们近年来人们为什么喜读鲁先圣散文的原因 , 再就是写了作者从小就对文学持已浓厚的兴趣 , “他离开故乡的时候 , 肩上的包袱还很瘦小 , 但是他没有忘记放上两本泰戈尔的诗集 , 一本是《新月》 , 一本《飞鸟》 。 ”这无不说明了作者对于文学的执着和浓厚的兴趣 。 作者鲁先圣在其后记《在文学的世界里倘佯》中也无不坦言地说道:“我始终相信 , 我生来就是属于文学的 , 我注定要在文学的世界里一生泅渡 , 我注定因文学而快乐 , 因文学而悲伤 , 注定了一生的命运都因文学而起而落 。 ”作者的这些坦言难道不是说作者对文学的创作那忘我的境界和孜孜不倦的追求么?
当然再美好的事物也是象楼群那样必须有一个好的根基 , 作者鲁先圣先生在五六岁的时候就迷恋上了小画书 , 就这样一直看着 , 后来在五年级的时候作者就读长篇了 , 而且附近村子里的二百多部书都被作者借着读过了 , “开始在村子里借着读 , 后来就通过走亲戚 , 借着读 。 ”而且读书的时候“不论是春夏秋冬 , 一头扎进屋里 , 就雷打不动了 。 常常是吃饭的时候喊几遍还无动于衷 。 ”这些忘我的精神我没有 , 何况这些都是我这个八十年代所没有经历过的 , 而长我整整二十岁的鲁先圣在那年月就读了那么多的书 , 这一点就令我们唏嘘不已了 。 其实我迷恋读书还是近两年的事情 , 我这个二十三岁的人到现在为止即便是加上教科书也不知道总共读了二百本书了么?正是因先生这样迷恋着书籍才使先生有坚实的基础 , 写出那么多那么好的作品来 。
在先生的散文中每件作品也无不充分地发挥了他阅读的优势 , 从古到今 , 从国内到国外的种种事情 , 无不在他的笔下生花 。 在《原上树》中的第一卷“斜阳苍茫”中鲁先圣大量描写了与济南这座城市有关的人文景观等 , 大都以故事的方式来作为叙述 , 在这一点上的创新就博得了众多读者的喝彩 , 再以总结为结尾 , 仿佛此时读者的心情就再这结尾的时候被凝聚了 , 被写入了作者的笔下 。 如《寂寞的曾子》中的结尾是“他甘于寂寞” , 是的 , 在偌大的建筑群中被野草被清风包围着 , 以他在对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贡献 , 与只距七十公里的孔庙与孟庙相比他是寂寞的 。 作者虽然也为之鸣不平 , “但每一次又在想 , 这或许正是他所期望的 。 ”此时作者的这种属于自己安慰的方式无比引起了我们的反思 , 为什么曾子甘于寂寞?作者总是以这种不露骨的风格显示出了大家胸襟作风 , 也在此使作者与读者的心紧紧地凝聚在一起 , 在此凝聚着文学所特有的力量 , 在此结晶 , 在此行成了鲁先圣写作所特有的文学风格 。
《伟大的人们》、《古城沧桑》、《城市的灵魂》、《名湖古意》等无不都是以小说化或是以 神化的形式 , 用凹凸呈现的方法使人类正确的精神结晶展现出来 , 作品也无不充满了理性的光辉 。 在读到《大成若缺》 , 我停顿了起来 , 读鲁先圣的散文每一篇我读后都无不放下书来 , 细想一会儿 。 文中又是以总分总的形式 , 先写了“那些杰出的文化才俊 , 在小小年纪就才名远播 , 却往往是天不假年 , 在他们正值英年之际 , 或伤病夭折 , 或惨遭杀戮 , 使我们伟大的文学宝库残缺一角 , 也给后人留下了不尽的遗憾 。 ”后又写了著名诗人李贺死时仅27岁 , 接着讲了长活李贺一岁的王勃 , 以及大诗人陈子昂 , 后世主李煜等 , 又到近代的谭嗣同、秋瑾、萧红 , 又续写了海子与戈麦的死…… 。 作者由他们所创造的精华想到了他们的早逝 , 由早逝而引起的这些损失 , 于是作者呼吁“作为一个文化人 , 自应有另外的方式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 。 而路遥、王小波的死 , 不能不说是生命过度透支的结果 。 用自杀的方式结束困惑就更令人不解 。 ”又因此作者提出“惟愿作家们珍惜自己的生命 , 让我们的后人不再有更多的遗憾 。 ”呜呼!作者在写作上无不是站在理性这一面的 , 笔下无不是对伟大人早逝的惋惜 。 我真正的接触文学也可以说是刚刚昨天发生的事 , 我现在的身份也只是个文学青年 , 但是读到此处我的身心无不有一种热量在不断地提升着 , 他们在我的脊背上 , 在我的心田里燃烧 。 因为我是从来都不注意身体的 , 特别是打工在外 , 没有能够有谁来理解你 , 来劝你 , 和你说上几句真心话 , 所以看到这篇文章我格外的亲热 。 我每天的生活一份一块钱的菜就要吃两顿甚至是要更多 , 在学习或是写东西有的时候一天才有二个半多小时的睡眠 , 由于我以前也干过建筑 , 身体也似乎一点点的在透支着 , 看到这篇文章后我也变的理智了 。 人的身体才是人类最基础的财富 , 如果没有最基础的财富 , 那么一个人还要去讲什么理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