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非遗项目巡礼|【新会非遗项目巡礼?】白沙茅龙笔:茅龙墨韵,非遗传承

新会非遗项目巡礼|【新会非遗项目巡礼?】白沙茅龙笔:茅龙墨韵,非遗传承
本文图片

· 开栏语 ·
新会 , 是南粤历史文化名城 , 千年文脉 , 源远流长 。 在绵延16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 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 给我们留下了种类繁多、风格独特、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新会人融入血脉的共同记忆和文化基因 。 目前 , 我区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4个 , 省级非遗项目6个 , 数量居全市第一 。 如今 , 这些传统文化和技艺在传承与创新中正绽放着新的芳华 。 新会区融媒体中心开设《新会非遗项目巡礼》专栏 , 带大家一一走近新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 感受文化魅力 , 增强文化自信 , 凝聚新会高质量发展合力 。
本期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白沙茅龙笔
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点击观看视频
白沙茅龙笔
用的是新会圭峰山上的白茅
经过近十道工艺纯手工制作而成的笔
它的历史追朔到明代
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一挥一划 , 笔走龙游
牵丝飞白 , 飘逸狂放
【新会非遗项目巡礼|【新会非遗项目巡礼?】白沙茅龙笔:茅龙墨韵,非遗传承】新会非遗项目巡礼|【新会非遗项目巡礼?】白沙茅龙笔:茅龙墨韵,非遗传承
本文图片

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是我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 。 茅龙笔起源于明代 , 已有五百多年历史 , 它以新会圭峰山茅草为主要材料 , 经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 , 是传统手工制作的典范 , 是以植物纤维创新制笔的杰出代表 , 因其创始人是明代理学家、诗人、书法家陈白沙先生(陈献章) , 因此又称“白沙茅龙笔” 。
新会非遗项目巡礼|【新会非遗项目巡礼?】白沙茅龙笔:茅龙墨韵,非遗传承
本文图片

白沙先生用茅龙笔写出来的书法生辣野趣 , 刚劲有力 , 在当时蜚声全国 , 影响深远 , 有“岭南一人”之誉 。 茅龙笔曾经参加世界各地的展会 , 还获得了不少荣誉 。 在2007年曾赴法国参加中国文化年展演;2010年参加上海世界博览会展演等 。 在2015年 , 由我区国家级非遗项目白沙茅龙笔代表性传承人张瑞亨设计和创作的“骨雕茅龙笔”在“岭南杯”2015中国(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
新会非遗项目巡礼|【新会非遗项目巡礼?】白沙茅龙笔:茅龙墨韵,非遗传承
本文图片

用茅龙笔书写的书法 , 笔锋特别 , 笔划中留有空隙 , 形成其它书法难有的“飞白” , 笔画顿挫、拙重 , 别具一格 。 当年茅龙笔的发明 , 开创了茅龙书法艺术 , 震撼了书法界 , 一洗元代以来柔弱萎靡的书风 , 确立了岭南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 。 白沙先生的“茅龙书”“奇气千万丈”(《广东新语》) , 留下“茅龙经典”20多件 , 其代表作《慈元庙碑》《种萆麻》等都是精品中之精品 , 为国家珍贵文物 。 茅龙笔古朴雅致 , 笔锋修长 , 极富弹性;笔触苍涩 , 牵丝飞白相得益彰 , 宜于行草书体 , 亦可勾勒山水国画 。
一支茅龙笔 , 蕴含着广泛的历史文化 。 茅龙笔 , 顾名思义 , 它的制作材料是茅龙草;龙则是中国的象征 , 寓意着祥瑞 , 所以雕刻着龙头 , 后来为了达到美观的效果 , 加入了中国结悬挂在龙头之上 , 因此 , 中国结与龙头就成了最经典的搭配 。
新会非遗项目巡礼|【新会非遗项目巡礼?】白沙茅龙笔:茅龙墨韵,非遗传承
本文图片

茅龙笔纯手工制作 , 工序繁杂琐碎 , 要经过选草、剪裁、锤砸、浸泡、刮青、削峰、上胶、晒干、装饰等近10个环节 , 也因原料的差异的不同 , 每一支茅龙笔的性能都会有所差异 , 与其他毛笔的书写效果也大不相同 , 茅龙笔相比之下便更富于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