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始求助于描写重庆的各种书籍 。 何伟的《江城》就再一次映入了眼帘 。
我想我终于到了要开始认真读它的时刻了 。
我的江城 , 我的故乡 。
1996 年的夏天 , 还是年轻人的何伟先生坐船顺江而下来到了重庆的区县涪陵 。 这是一个以榨菜著称的西南小城 。 在川渝一带 , 每一个城市都会有自己专属的美食别称 。 例如 , 涪陵是榨菜之都 。 还有豆干之都 , 挂面之都 , 板鸭之都 , 江油肥肠 , 綦江鸡杂 , 富 顺豆花 , 荣昌卤鹅 。 此处省略一万字 。 每一个称谓无不彰显着悠久的美食文化和数千年来民以食为天的真理 。
涪陵还有一次出名是因为某年的高考语文卷中 , 将它作为了一道拼音考题 。 据说大部分的外地考生都含恨错选了(pei) , 而对重庆的考生而言则是送分题一道 。 这件事在此后数年间都被语文老师作为一个经典案例 , 提醒着考生们要熟记中国小城的偏僻地名 。 而对重庆考生而言 , 就涪陵这个梗又莫名荣升起了浓浓的家乡自豪感 。
本文图片
重庆人就是一群这么热爱本土文化的人 , 任何一点点不一样的特色就能吹上半天的牛 , 自嗨了得 。
在涪陵的两年时间里 , 何伟的身份是当地师范学校的志愿者外语老师 。 除了上课 , 就是在城里四处闲逛和瞎聊 。 不知道那些当年和何伟来往聊天的乡里乡亲 , 如果能察觉未来将有一部著作诞生于他们的家长里短之中 , 会不会努力地给自己打造一个人设 , 或者特意制造点情节给自己在书里的角色加戏 。 但是显然 , 他们并没有预见到自己将化身素材 , 因为所有内容都很真实 , 毫无刻画做作的痕迹 。
这也是某种意义上这本书成功的原因 , 它太真实了!它还原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一个急剧变化的中国小城在改革大潮中的涌动和挣扎 。 三峡大坝、计划生育政策、男女关系、社会 底层、某气功练习者、某某运动、人情社会、宗教、中国领导者 ,诸如此类 。 它的涉及内容之广泛 , 题材尺度之大 , 让人惊叹 。
然而 , 它的角度又是让人如此特别 。 从一个外国人的眼睛和认知中去看待我们熟视无睹的场景 , 让人耳目一新 。 至少 , 当我沿着长江流域行走的时候 , 我不曾记得这也是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的绝命之旅 , 这也是若干年后毛泽东带领着他的部队杀出血路 , 乌蒙磅礴走泥丸之地 , 从这里红星开始照耀中国 , 奔向延安 。
但何伟 , 这个外国人他竟然将这些在同一个场景 , 不同时空中的事 件都串联了起来 。 仿佛前世今生 , 都让他这双慧眼看得透透的 。 这让我多少有点嫉妒 。 更妙的是 , 他的角度让人如此能接受 , 不管是西方读者还是中国读者 。 也许是他文风的流畅洗练 , 也许是无所不在的幽默和自嘲 。 让文中一切的对中国特色描写都呈现出了足够的同理心 。
他笔下的小城嘈杂却生机勃发 , 生活琐碎而富有激情 , 历史洪流下的小人物都有血有肉 , 而非一个简单的符号 。
本文图片
(图片由作者Peggy提供)
当西方人 , 甚至是中国人自己总是习惯于通过一系列符号去理解中国 , 比如“长城”、 “熊猫”或者“饺子” , 但何伟却做到了避免这些符号带来的固有印象 , 他说:“用某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去阐释中华文明的复杂性是不公平的 , 也是一种智力上的懒惰 。 ”有人评价他充满悲悯情怀和普世价值 。 但我觉得超越任何爱国主义桥梁 , 他其实是一种文化的知音 , 一个温柔的时代记录者 。
- |夜雨丨赖永勤:温暖的遗嘱
- 胡歌|夜读丨为人处世,要把人品放在第一位
- |新展丨山西博物院“汲古怀初——万德禅人翰墨展”昨日开展
- 创业|一线访谈丨这届年轻人,“疫”中就业、失业与创业
- 白描|书画联盟丨传统白描图谱欣赏
- 核雕|山东手造丨核雕:径寸之木,展人生百态
- |我们的节日·端午丨秭归和汨罗是“生死之交”
- |江南布衣,审美塌方丨小白商业观
- 曹文轩|曹文轩:史伯伯久久地望着这个只能用望远镜远眺草地的孩子丨纯粹纪念
- |与艺同行丨雅昌大师课让艺术和你零距离